最新文章

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第一型糖尿病治療的新展望

蔡東華 張恬君 * 莊立民 *

彰化基督教醫院 內科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內科部新陳代謝科 *

摘要
型的第 1 型糖尿病乃因自體免疫破壞胰島β-細胞的㆒種疾病,僅僅靠胰島素注射治療並不能達良好的控制而預防諸多慢性併發症的發生。 胰島素分泌組織的移植,使得對第 1 型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有令㆟鼓舞的期待; 但不論是胰臟或胰島細胞的移植都得面臨手術之併發症及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之副作用,而胰島細胞移植的成功率尚面臨考驗。 因此,細胞及基因治療亦將成為未來研究發展的焦點,以取代第 1 型糖尿病患之多次胰島素注射治療的方法,使糖尿病的治療更趨理想之境界。

關鍵詞:
多重幹細胞 ( Pluripotent stem cells )
轉錄因子 ( Transcription factors )
胰胰––十㆓指腸同源區蛋白質 ( PDX-1 )
前胰島素轉化酵素 ( Proinsulin convertase )

前言
型的第 1 型糖尿病患 ( Type 1a ) 由於自體免疫破壞胰島β-細胞,導致胰島素的缺乏,使得終生需賴胰島素的注射治療維生。 目前雖有多種不同胰島素注射療法,使血糖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僅僅靠胰島素治療並不能達到理想的控制而預防視網膜、腎臟、神經以及心臟、大血管病變的發 生。 1993 年美國糖尿病控制及合併症試驗 ( Diabetes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DCCT ) 的研究顯示,經過嚴密的血糖控制 ( 配戴胰島素幫浦 ( CSII ),或㆒㆝㆔至㆕次,甚至更多次胰島素注射 ) 能延緩第 1 型糖尿病患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併改善症狀延長壽命, 但卻無法治癒疾病本身, 無法完全避免視網膜、腎臟及神經病變的發生; 同時,嚴格的控制也相對提高了㆔倍嚴重低血糖發生的危險性,且對㆒些配合意願不高或無法配合的患者,也很難達成㆒㆝多次注射的要求。 胰島素分泌組織的移植,將使得第 1 型糖尿病患對血糖控制的生理需求能獲得精確的調解。 但不論是胰臟或胰島細胞的移植都面臨免疫排斥及自體免疫反應的問題。 胰臟移植的成功率雖較高,但手術之併發症大; 而胰島細胞的移植尚面臨種種未能解決的問題,使得胰島細胞移植成功率偏低。 Cretin 等報告胰臟移植術後㆒年的存活率可高達 70%以㆖; 而胰島細胞移植術後㆒年可達正常基礎 C-peptide 值及改善血糖調節有 20%,但不需依賴胰島素者僅有 8% 最近的文獻報告,雖無統計數字,胰島細胞移植都相當成功。 不過面對移植手術之併發症、需長期服用副作用大之免疫抑制劑及胰島細胞移植的成功率尚待考驗情況㆘,於是近來有些專家學者將焦點轉移至細胞及基因治療㆖。

體外幹細胞 ( stem cells ) 培養
胚胎發育過程㆗,胰島發育始於㆒個未分化的前導細胞胰管㆖皮幹細胞,而後胰管㆖皮細胞迅速增生,分化成不同的內分泌細胞的族群。 所以㆒般認為胰島內分泌細胞的分化源於同㆒胰管㆖皮細胞。 由於胰島細胞移植因供體不足、分離純化過程㆗胰島細胞的流失,不易取得足夠大量純化的胰島細胞,常為胰島細胞移植失敗的原因之㆒,於是有些學者開始研究胰 臟多重幹細胞作為替代來源。 如同造血多重幹細胞具有更新血循環㆗血球細胞之能力,由㆟類胚胎細胞培養而得之多重幹細胞具有分化成各種細胞之能力。
Cornelius等成功的從前糖尿病鼠 ( prediabetic mice ) 胰管分離出製造胰島之多重幹細胞,於體外培養分化成未成熟之功能性胰島狀細胞,且能表現低量胰島素分泌。Soria 等的報告從鼠胚胎幹細胞分化而得之胰島素分泌細胞,能夠改善由 streptozotocin 所誘導之糖尿病鼠血糖的控制。 Ramiya 等由成年非肥胖型糖尿病鼠 ( non-obese diabeticmiceNOD ) 前糖尿病期 ( prediabetic ) 之胰管所分離出之多重幹細胞經體外培養分化,每個胰臟能產生之功能性胰島細胞增加約高達㆒萬倍。 再將體外生長之胰島細胞植入糖尿病鼠 ( NOD ) 腎臟之囊㆘區,結果有植入體外培養之胰島細胞的老鼠血糖比對照組得到明顯的改善; 而且未見植入之胰島細胞受到自體免疫的破壞。 此結果告訴我們經由多重幹細胞於體外培養分化出胰島細胞,雖然目前仍有㆒些問題尚待解決,但此技術對於無法
取得足量的胰島細胞以供胰島細胞的移植,給了我們未來㆒個新的方向,同時也給了第 1型糖尿病患另㆒種療法的新途徑。 此外,由體外培養出胰島細胞,不受自體免疫排斥,更可減少使用免疫抑制劑所帶來之副作用。
體內胰管㆖皮細胞要分化成不同的內分泌細胞的族群尚受許多因子影響,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 轉化生長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 ) 肝細胞生長因子(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 再生基因-1( regenerating gene-1 ) 胰島新生相關蛋白質( islet neogenesis-associated protein ) 等等。
利用這些因子於體外胰島幹細胞培養,或許將可於體外製造更合適的胰島幹細胞培養環境,以分化成更適於移植之胰島細胞之質與量。

轉錄因子 ( Transcription factors )
臟蘭氏小島由㆕種不同內分泌細胞包括αβδ pp 所組成, 分別製造荷爾蒙glucagon insulinsomatostatin pancreatic polypeptide 胰島細胞的成長包含㆓部份: (1)原先存在之β-細胞的增生或複製,(2) 胰管㆖皮細胞分化胰島的新生。 最近研究顯示,㆒開始內分泌細胞能表現多種荷爾蒙,而後發育逐漸侷限於單㆒荷爾蒙的表現。 故在胰管㆖皮細胞分化這過程㆗需㆒些特殊的轉錄因子來加以調解,包括螺旋環螺旋( helix-loop-helix ) 及同源轉換區 ( homeodomain ) 蛋白質。 其㆗辨識同源轉換區轉
錄因子胰十㆓指腸同源區蛋白質 ( PDX-1,又稱 IPF-1IDX-1STF-1 IUF-1) 為胰島素基因轉錄最重要的調解因子,在胰臟內分泌細胞發育㆗扮有決定性角色。 PDX-1表現於胰臟發育早期鼠胚第 8.5 ㆝,在發育晚期而後逐漸侷限於成熟胰島製造細胞β-
胞及㆒部份δ-細胞。 在胰島表現蛋白的許多基因之啟動子,能活化胰島素基因轉錄,及調節多樣的胰島內分泌細胞基因的表現, 包括 insulin somatostatin glucokinase glucose transporter 2 ( Glu t2 ) 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 PDX-1 表現於幾乎所有發育早期的胰臟㆖皮細胞,所以被認為扮演控制胰臟發育之主要基因。 實驗證實若將PDX-1 因子在發育早期破壞或去除,將導致無胰臟之鼠的產生。 同樣的,若 PDX-1產生基因突變,亦導致㆟類的胰臟發育不全,進而影響血糖的控制。
其它轉錄因子如 BETA2/Neuro D neurogenin 3 ( ngn3,同樣均為基本螺旋環螺旋之蛋白質 ) 皆表現於胰臟胚胎發育早期,ngn3 扮有誘導 BETA2 表現的角色,兩者對胰島素基因轉錄及早期胰內分泌細胞的發育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如缺乏 BETA 2/Neuro D Neurogenin 3,則老鼠將因無法產生任何胰內分泌細胞,而於產後死於糖尿病。
此外尚有 IB 1Isl 1Pax 6Pax 4Nkx 2.2Nkx 6.1Hlxb 9 以及正在研究或尚未被發現之轉錄因子,這些基因分別在胰島內分泌細胞的增生、分化及型態的表現分別扮有重要的角色。 對這些基因的進㆒步瞭解,將有助於糖尿病治療的發展。

肝細胞轉換成β–細胞
1 型糖尿病患治療的方法,除了胰島素注射外,目前的焦點似乎集㆗於胰臟或胰島細胞的移植㆖。 最近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β–細胞替代物的誘導以取代已受損之胰島細胞功能,也是另㆒種值得探討的治療方法。 眾所周知,肝臟具高度再生能力, 佔有高比例功能性原細胞。 肝原細胞具多重潛力,保有分化成肝細胞之能力,因此肝臟乃為第 1型糖尿病患提供了㆒個胰臟外胰島素合成的最佳靶器官。
糖尿病患治療理想的細胞替代物需具有與β-細胞相同的特性:感應葡萄糖之構造,有效的轉換前胰島素成為胰島素,有效的調節胰島素的分泌以對血㆗葡萄糖或其他物質加以反應。 然而到目前為止非胰島素細胞並無轉換前胰島素 ( proinsulin ) 成血㆗胰島素以足
以應付代謝所需之能力。 肝細胞仍缺乏轉換活性弱之前胰島素成為成熟荷爾蒙所需之前胰島素轉化酵素 ( proinsulin convertase , PC ),且肝細胞也缺乏分泌機制的調節。
Woo
等以反轉錄病毒 ( Retrovirus ) 基因治療在肝臟㆗表現前胰島素,結果被轉導之肝細胞可以合成前胰島素,其胰島素活性雖足以抑制大量肝醣的分解,㆔酸甘油脂的積聚,及肝㆗酮酸的形成,但仍無法改善血糖的控制。
Mitanchez
等以轉殖基因鼠 ( transgenic mice ) 來表現㆟類肝之前胰島素 cDNA 或突變的前胰島素 cDNA,結果雖然突變的前胰島素能被有效的轉換成胰島素,但肝細胞轉殖基因表現㆟類胰島素卻被內生性之胰島素所抑制。 於是為改善轉殖基因之轉錄的控制,及
肝細胞前胰島素被有效的轉換成胰島素,焦點集㆗於肝細胞調控胰島素分泌的整組基因加以轉移。
Ferber
等利用重組腺病毒調控將胰島素之轉錄因子PDX-1轉移至BALB/C C57BL/6鼠肝細胞㆗,PDX-1 促進胰島素基因表現,使肝細胞分泌胰島素。 雖然量遠低於胰臟的分泌,不過在血清㆗所測得胰島素之免疫活性已為控制組的㆔倍,且能改善由 streptozotocin
誘導所產生之糖尿病鼠的高血糖。 以含 PDX-1 的腺病毒 vector 靜脈注射老鼠,約 60%的肝細胞能合成 PDX-1 在肝㆗俱免疫活性之胰島素增加 25 倍,其㆗ 59%為完全處理之胰島素,41%為前胰島素,可能是因前胰島素轉化酵素 PC1 PC3 在肝細胞被誘導。 在血清㆗俱免疫活性之胰島素則增加 3 倍。 PDX-1 在㆒些肝細胞的表現為活化內在前胰島素基因之表現但未具轉換荷爾蒙的分泌,小於 1%之肝細胞發生更顯著轉分化成β–細胞外表型,誘導 PC1 PC3,使前胰島素完全轉換及荷爾蒙儲存。
是否有肝細胞次族群受外來 PDX-1 之誘導,使肝細胞發育發生轉變,目前仍不清楚。不過要製造㆒個新的β–細胞是非常複雜不易的,此種轉分化肝細胞技術提供了㆒個擴充β–細胞表現型至自體的 胰臟外組織取代功能受損之胰島細胞的途徑。 糖尿病患治療的方法,除了胰島素注射外,焦點不應只集㆗於胰臟或胰島細胞的移植㆖,自身肝細胞轉分化成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可免去移植及免疫抑制劑之副 作用也值得努力。

結論
要取代第 1 型糖尿病患之多次胰島素注射治療,藉由植入分泌胰島素的裝置或細胞來調解血糖,在不久的未來是㆒個重大的挑戰。 動物研究實驗告訴我們,基因治療可應用於許多的代謝疾病,第 1 型糖尿病為胰島素的缺乏,故也被認為基因治療對象之㆒。 對胰臟胚胎發育過程的瞭解,及經由基因的研究對胰島細胞轉錄因子功能更深㆒層的認識,未來可預期胰島多重幹細胞的培養分化,及自身細胞轉分化成分泌胰島素 β–細胞,作為細胞取代治療,將取代第 1 型糖尿病患之多次胰島素注射甚或移植手術,成為糖尿病治療的主流,使糖尿病的治療更趨理想之境界。

2007年5月28日 星期一

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第一型糖尿病危險

一歲以下兒童建議每日補充2000國際單位可降低88%的危險

11月3日(The Lancet)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鱈魚肝油有利健康。孩子補充維生素D(以鱈魚肝油為主),可以預防第一型糖尿病。

  倫敦兒童衛生研究所的Elina Hyppone博士和他的同事寫道:我們建議醫療工作者應當確保嬰兒攝入至少是推薦量的維生素D。

  1966年芬蘭的12,055名待產婦女的一項出生世代研究中,研究者記錄了出生嬰兒補充維生素D的量並追蹤他們一直到1997年,以觀察發生多少第一型糖尿病病例。由於吸收陽光較少,芬蘭的孩子補充維生素D比美國更常見。

   在調整新生兒、人體測量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後,常規維生素D補充,比不補充的嬰兒減少88%的危險,而比不常規補充者減少82%的危險。每天攝入推薦的 2000國際單位維生素D的孩子比攝入較少劑量者減少了78%的危險。1歲以前懷疑有佝僂病的孩子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是那些無佝僂病孩子的三倍。

  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丹佛醫學中心的Jill M. Morris寫道:「維生素D在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機制中,潛在的作用是值得研究和進一步探討的。」現代強調母乳餵養和避免陽光照射的觀點,可能會妨礙維生素D的攝入,但過量攝入維生素D的毒性也是值得注意。

  為了使研究的設計更為完善,她推薦診斷糖尿病之前,使用前瞻性研究來測量不同時期的維生素D之生物標誌含量,這將有助於解決有關何時補充和補充劑量的問題。

  Hypponen寫道:「確保嬰兒攝入足夠的維生素D,可以利於逆轉第一型糖尿病的遞增趨勢。」

2007年5月26日 星期六

美第一型糖尿病童組團遊說國會議員

CPJ編譯 2007年5月

美國
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會(JDRF) 籌組了一個遊說團, 即將於6月前往華府會晤國會議員. 遊說團團員是由各州選出的第一型糖尿病童及家長共約150個小朋友. 他們要提醒國會和政府, 這些病童及家庭, 迫切需要更先進的醫療照顧以及範圍更大的醫療保險.

在這些小小團員
身上, 有的安裝了連續血糖監測(cgm)系統, 有的裝了胰島素泵, 所以血糖控制成效比較良好. 但是多數病童及家庭仍然沒辦法這樣做, 因為他們面臨最重要的障礙--醫療保險目前沒有覆蓋這些費用.

JDRF目前也正在積極募款贊助人工胰島的研發, 希望加速通過衛生部門審核, 並且爭取醫療保險給付. JDRF認為,
人工胰島技術有機會在可見的未來完全成熟, 若能爭取國會及政府的政策支援, 將能造福所有的病童及家庭.

原文:
http://www.earthtimes.org/articles/show/news_press_release,111961.shtml
http://news.communitypres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20070524/NEWS01/705240437/1074/Local


Young diabetic delegating in D.C.

Jake Kroger, 8, center, has been chosen as a delegate to the 2007 Juvenile Diabetes Research Foundation's Children's Congress. He and his father, Jeff, right, will go to Washington, D.C., in June to meet with members of the U.S. Congress. Jake's mother Lisa ison the left.

Kurt Backscheider/Staff

2007年5月24日 星期四

第一型糖尿病友與腎臟病變、運動神經病變

第一型糖尿病人腎病變的自然病史:
1. 發病前三年,微量白蛋白未出現在尿液. 糖尿病診斷初期,此其最重要的是良好的血糖控制
2. 發病三年後,腎絲球體開始硬化默默的進行,並持續好幾年,臨床上也許未出現症狀,但是腎功能已逐漸走下坡
3. 發病七到十五年,初期腎臟病變,出現微量白蛋白尿(一般尿液中沒有蛋白,如果出現,顯示腎臟過濾功能受損),此期也會出現血壓攀高的情形
對於第一型的病患而言,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現是糖尿病腎病變之預測因子
4. 發病十五年後,開始出現蛋白尿
5. 發病二十年至四十年,末期腎病變
高血糖是糖尿病腎病變的主要因素, 高血壓會加重糖尿病腎病變.
腎臟病變的防治措施包括:血糖控制、血壓控制、限制蛋白質的攝取

糖尿病友與神經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一描述名詞,包括臨床病變及亞臨床病變,除了最常見的麻與痛外,糖尿病神經病變事實上是一大群犯及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及自主神經,表現極多樣化的症候群。
糖尿病友的神經病變最主要的病理變化是軸突消失合併次發型的髓鞘脫失
是因軸突退化形成,由遠端向近端進行(腳→手),並且是雙測性
自主神經病變會引起皮膚乾燥,造成足部皮膚皺裂; 運動神經病變會造成肌肉萎縮,甚至肌無力、腳形改變(高足弓)

診斷:
5.07單股尼龍纖維檢查輕觸覺
測試踝反射
以音叉測試震動感
可彎曲或伸直大拇指檢測位置感,詢問受試者是否有位置改變
溫度感

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加培育出可生產胰島素的轉基因作物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所需胰島素費用, 在台灣是由健保完全給付, 所以下面這則新聞所講的, 降低胰島素生產成本, 也許有機會稍減輕健保局財務壓力...

位於卡加立的加拿大生技公司從轉基因植物紅花safflower生產胰島素

約莫一世紀之前,兩位加拿大人首先發現了胰島素的存在,現在則有一家加拿大公司宣稱技術突破,公司己可用一種轉基因植物紅花safflower來商業化量產胰島素這種藥物。SemBioSys Genetics公司的執行長Andrew Baum在 電話採訪中說明,這項技術發展預期可以讓藥物製造流程更為便宜,因此全球糖尿病患者更為有機會得到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而且糖尿病人口在全球激增,有很多人 會需要胰島素。公司相信這項技術將能符合全球市場未來的更大需求。目前,其它的醫藥公司都是用基因工程細菌或是基因工程酵母菌在實驗瓶中生產胰島素。但是SemBioSys則宣布該公司已找到一個方法去操控種子中的油,轉化成製造藥用或食用蛋白質。公司的科學家將一段人類胰島素基因插入一種和向日葵類似,被稱為safflower的紅花植物,一旦植物成熟結實,可從其種子中回收人類胰島素。這家公司宣稱己可自每公頃紅花田中得到一公斤(2.2)的人類胰島素,足供治療2500位糖尿病患。

http://www.symbiosys.com
http://www.agbios.com/main.php?action=ShowNewsItem&id=8384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致病因素

糖尿病患是否發生視網膜病變,取決於:

  • 罹患糖尿病時間長短
  • 發現糖尿病的年齡
  • 治療方式
  • 血壓控制的好壞
  • 蛋白尿的有無
  • 血中肌酸干
  • 血中膽固醇
  • BMI

由於糖尿病患是罹患視網膜疾病的高危險群因此控制以上種種危險因子,是所有糖尿病友應做到的事。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脂肪提高胰島素阻抗

飲食低油、低鹽、低糖 預防高血脂文明病

文/蘇矢立

近年來猝死事件經常躍居新聞版面,引人哀痛之餘,亦提醒每一個人:該正視自己身體健康了,其中,第一個警訊就是「高血脂」。

血 中過多的脂肪,會在血管內壁產生沉澱的脂肪條(fatty streak),造成血管壁不平滑,進而吸引血中的黏附因子、白血球,導致慢性發炎反應,促進血管平滑肌纖維增生浸潤、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當血栓破裂 擴散出去使得較小的血管阻塞,塞到腦血管就是中風,塞到心血管就是心肌梗塞,那就易發生猝死的情況。

脂肪也會沉積在肝細胞、肌肉細胞,造成粒腺體功能失調,對於利用葡萄糖轉成能源的化學路徑變得不敏感,進而使胰島素的功用打折扣,即所謂的胰島素阻抗性增加。當粒腺體內脂肪若增加5倍以上時,會造成細胞修復變差,細胞容易凋零或早老化,有時會改變蛋白質的功能,甚至於產生癌腫的情況。

針 對高血脂症對現代文明人的傷害,近年來許多醫學會及衛生組織依據過去的臨床研究,紛紛制定血脂治療綱要,健保局所訂,任何年齡層低密度脂蛋白(LDL)不 得超過160毫克/百毫公升;有家族史、抽菸、男性年齡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或停經沒有雌激素療法者、血壓高者不得超過130毫克/百毫公升;有糖 尿病、曾中風或心肌梗塞者更要小於100毫克/百毫公升。

欲達成此目標,首要控制就是低油、低鹽、低糖飲食;規律的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自行車、慢跑等每週3次,每次30分鐘,則是必要的幫助;同時定期抽血,按時門診追蹤、定時服藥,才是保平安的成功因素。

(本文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2007年5月18日 星期五

葡萄保護胰島細胞

老鼠實驗研究顯示, 葡萄也許能減慢型第一型糖尿病進程
CPJ 節錄編譯

FRESNO, 加利福尼亞, 5月15 日/PRNewswire/ -- 一項新研究顯示葡萄能保護胰島細胞(beta 細胞)被破壞, 減少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生。葡萄裡有一種多酚天然抗氧劑, 應該就是這個成分所發生的效果。

這項研究的結果表示, 葡萄減少了免疫細胞滲入Langerhans 小島, 也就是beta 細胞居住的具體區域, 以防止免疫細胞對beta 細胞的摧殘。葡萄並且降低了脾臟細胞內的發炎性蛋白質(TNF-alpha)的數量。

這項研究由美國農業部贊助。加利福尼亞食用葡萄委員會並未提供任何贊助。

原文:
http://sev.prnewswire.com/agriculture/20070515/SFTU11615052007-1.html

抗體水晶球 疾病新指標

《科學人》雜誌4月號

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的患者,在發病前數年,體內便出現了針對自身組織的抗體。偵測這些抗體,將能提醒病患及早採取預防措施。
撰文╱諾特金斯(Abner Louis Notkins)
翻譯/涂可欣

某 天,有位中年婦女(姑且稱她為「安妮」)給自己嚇壞了,她的右手突然無法握筆,幾週後右腳也開始不聽使喚;接下來數個月,狀況越來越糟,於是她去看了神經 科醫師,結果發現她罹患了多發性硬化症,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可能會導致殘障。在正常狀況下,免疫系統會對入侵的細菌和病毒採取行動,派遣出能辨識它們 的抗體、各式免疫分子以及白血球,將入侵者殲滅。然而在自體免疫疾病的情況中,免疫系統卻會攻擊自身的組織。在安妮的狀況中,她身體的防衛系統攻擊她的神 經,因而損害了行動能力。

每個自體免疫疾病的故事都是悲傷的,而所帶來的整體衝擊則令人震 驚。目前已鑑定出的自體免疫疾病超過40種,其中包括了常見的第一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風濕性關節炎和乳糜瀉(幼兒脂肪吸收不良症),加總成為第三 大疾病和死亡原因,僅次於心臟病和癌症,影響了美國5~8%的人口,並且每年耗費數百億美元的醫療費用。

不 過最近的一些發現為這種黯淡的狀況照進了一道曙光。過去10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在自體免疫破壞組織、導致病人表現出症狀的幾年、甚至幾十年前,身 體早已開始製造會攻擊自身的特定抗體,也就是自體抗體。這項重要發現,正改變醫生和研究人員判斷自體免疫疾病的方式,也改變了對疾病發展所需時間的看法。 這表示未來的醫生或許可以篩檢健康者的血液,看看是否含有特定的自體抗體,以預知數年後此人罹患某種疾病的可能性。有了這項預測方法,病患可提早開始以藥 物或其他方法來對抗疾病,從而預防或延緩症狀的出現。

這些預防方法可能並不容易找到,而且不 同疾病極有可能需要不同的預防措施,因為某些疾病(像肌無力症)的演進與自體抗體有關,因此阻斷特定抗體的活性即有療效;然而在其他自體免疫疾病中,自體 抗體可能只是警鈴而非火苗,僅宣告有其他免疫系統成員(例如T淋巴球和巨噬細胞)正在造反作亂,這時預防療法就應該針對逾矩的細胞。

預防醫學和保健的進展需要時間和努力。現在雖已發現了許多自體抗體,但是它們在預測疾病時能有多準確,目前僅有少許具規模的試驗。如果能開發出便宜而快速的方法來偵測自體抗體,或許它們未來就能如同監控膽固醇一樣,成為身體檢查的標準項目之一。

從糖尿病窺見自體抗體

熟 悉遺傳學發展的人可能會覺得訝異,在不久的將來,醫生可以從一個人的基因看出他是否有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為什麼研究人員還會想要發展預示性自體抗體檢驗 呢?答案在於大部份慢性疾病的成因,往往是環境因子和多種基因(其中每個基因對疾病都有些微影響)複雜交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即使篩檢到高風險的基因,也無 法確定這個人是否真的會出現某種自體免疫疾病;相對的,偵測出特定自體抗體卻直接顯示了疾病正在成形。未來我們仍可利用遺傳檢驗來找出需要接受早期自體抗 體篩檢的高危險群。

自體抗體可當成線索、預測疾病形成,最早來自於第一型糖尿病的研究。這種 糖尿病通常發生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病因是免疫系統侵襲胰臟中專門製造胰島素的β細胞。胰島素是一種激素,能讓細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再將它們轉換為能 量。身體缺乏胰島素,細胞就會挨餓,血糖濃度升高,最後可能導致失明、腎衰竭與各種併發症。

40 年前當科學家尚未確認第一型糖尿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時,沒有人知道造成β細胞死亡的原因是什麼。但在1970年代,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葛波特斯 (Willy Gepts)在檢查死於糖尿病兒童的胰臟時,發現β細胞所在的蘭氏小島有淋巴球細胞侵入,這是自體免疫活動的跡象。沒多久,英國倫敦密德瑟斯醫學院的波塔 佐(Franco Bottazzo)證明,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會對蘭氏小島起反應,非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則不會,顯示在病患的血液中含有會攻擊自己β細胞的自體抗體。這 項發現讓科學家開始找尋β細胞上自體抗體所辨認的抗原,希望在發現自體抗原後能有助於釐清糖尿病的起因。

經 過20年的深入研究後,研究人員發現剛診斷出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病人,血液中有三種主要的自體抗原:胰島素本身、麩胺酸脫羧(GAD)和稱為胰島抗原-2 (IA-2)的蛋白質。胰島抗原-2由我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團隊所發現,它是β細胞內運送胰島素的小型囊狀構造的組成之一。雖然專家們並不確定自體抗 體與這些抗原分子結合後,是否會殺死β細胞,但他們知道以高度靈敏的方法檢驗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70~90%體內含有一種或多種自體抗體。現在實驗 室常利用這些檢驗法來診斷第一型糖尿病,以與第二型糖尿病區別,後者通常發生於肥胖的成年人,而與自體免疫無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透過這項檢驗法,研究 人員發現診斷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有大約5%的人體內也含有自體抗體,這些病人可能是分類錯誤,或同時罹患了第一型和第二型糖尿病)。

當 研究人員發現這三種自體抗體遠在糖尿病症狀出現前就已存在之後,對它們更感興趣了,許多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抽取了數千名健康學童的血液樣本,進行為期10年 的健康追蹤。一但有孩童出現第一型糖尿病症狀,研究人員便會取出儲存的樣本,檢驗其中是否含有自體抗體。後來罹患糖尿病的孩童中,絕大部份在出現可辨識症 狀的10年前,血液內就已含有至少一種與糖尿病相關的自體抗體。

在這項研究之前,有些專家以 為第一型糖尿病是突然(或許在幾週內)形成的,而這份新數據則證實在大部份病例中,免疫系統已經悄悄偷襲胰臟許多年,直到有一天太多β細胞死去,胰臟無法 製造出足夠的胰島素供應身體所需,此時糖尿病的標準初期症狀才會開始出現,像是經常感到飢餓、口渴和頻尿。

更 重要的是,這些研究同時還提出了一個可能的預測方法:將來醫生能檢驗孩童血液中是否含有這些抗體,進而預測孩童是否有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臨床研究人 員發現,帶有一種自體抗體的人,在五年內會出現症狀的機率是10%;帶有兩種自體抗體的人,發病機率增加至50%;帶有三種自體抗體的人,危險性跳升至 60~80%。

預測人們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在那些試圖了解和防範此疾病的醫學研究人 員間,引起了強烈的迴響。舉例來說,在發現預示性自體抗體之前,研究人員無從進行新預防方法的臨床試驗,因為第一型糖尿病並不普遍,大約每400人中有一 人,這樣的機率表示得要有超過四萬名受試者參與試驗,才能夠評估其中100名最後會發病者的預防效果。

現 在科學家則可篩選那些血液中已含有兩種或更多種糖尿病自體抗體的人,如果這些人完全沒有接受治療,至少會有一半在五年內發病。在能夠大幅減少參與臨床試驗 所需的人數之後,預防方法的實驗第一次看來可行。在一項試驗中,醫生篩檢出數千名糖尿病高危險性群,然後測試注射胰島素是否能防止疾病。遺憾的是,這種治 療法並不成功,研究人員只得繼續找尋其他可能的有效預防方法。

在發現自體抗體經常是第一型糖 尿病的預兆後,科學家開始檢查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是否也有相同的現象,尤其是風濕性關節炎。這種疾病非常普遍,影響了全世界1%的人口,受風濕性關節炎所苦 的人,免疫系統會攻擊並破壞關節中做為墊襯的結締組織,造成關節腫脹、長期疼痛,最後失去行動能力。

預測其他自體免疫疾病

免 疫學家最近發現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中,有30~70%體內含有一種自體抗體,這種抗體會黏附在瓜胺酸(一種由精胺酸轉變成的胺基酸)上,而有些蛋白質中有 這種胺基酸。研究顯示,這種自體抗體也是在症狀出現前就存在於病患的血液中,有時超過10年。再者,體內有這種自體抗體的人,發展出疾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 的15倍。

發現針對瓜胺酸的抗體可做為預示指標,格外令人振奮,因為和第一型糖尿病不同,醫 生已有藥物可防止或減緩關節炎的發生。風濕科醫生知道,若能積極快速使用特定藥物來治療新診斷出的病患,將可延緩、有時還能完全終止關節的耗損。因此我們 可以合理的推測,如果能更早開始治療,將能預防疾病生成。現在醫生希望能篩檢一般大眾,或有風濕性關節炎家族史的人,然後在自體免疫對他們的組織造成無法 修復的損害之前,提早治療那些體內已有抗瓜胺酸抗體的人。不過在這一步之前,我們需要先進行臨床試驗,以證實這些自體抗體能準確預測關節炎的出現;我們另 外還需發展一套價格合理的檢驗法,建立標準,和決定接受檢驗的對象、時機和頻率。

至於其他自 體免疫疾病,偵測出預示性自體抗體將能提醒病患避開環境中誘發自體免疫因子,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乳糜瀉。小麥、黑麥和大麥中的麥麩蛋白質會刺激乳糜瀉患者 的免疫系統攻擊小腸內襯,使得小腸無法有效吸收食物養份,而導致腹瀉、體重減輕和營養不良。患者的飲食中應避免麥麩,終生少吃麵包、麵條和穀類食品。

研 究人員在追蹤乳糜瀉的成因時發現,許多患者體內會製造針對轉麩胺醯胺(transglutaminase,一種會修飾新合成蛋白質的酵素)的自體抗體,而 這些抗體在症狀表現的七年前就已經出現,顯示高危險群的人若避開含麥麩的飲食,或許就可免於疾病,不過這個想法尚未經過驗證。

自體抗體的更多應用

免疫學家也正開發自體抗體做為早期警訊以外的用途。舉例來說,有些自體抗體可幫助醫生評估疾病的演進速度或推算嚴重程度。

罹 患多發性硬化症的病患首次發病時,症狀通常都相當輕微,接著症狀會消失一陣子,有些人的病症會平復很長一段時間,復發時也不太嚴重;有些人症狀則會越來越 頻繁或嚴重;還有些人之後再也不復發。醫生希望能區別出那些後來症狀會最嚴重的人,然後給予他們合適的建議。2003年,100多名新診斷出多發性硬化症 患者參與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如果患者體內製造的抗體,會攻擊兩種神經細胞外層絕緣的髓鞘蛋白質,那麼在初次症狀平息後,再度復發的機會是沒有自體抗體病 患的四倍;此外,有自體抗體者也較快復發。這些結果顯示檢驗自體抗體將可做為預測多發性硬化症是否會復發、復發速度的依據,不過我們還需要深入研究,才能 將檢驗結果實際應用於預測,並利用它來引導治療方向。

2007年5月17日 星期四

自行重生胰島細胞 自給自足胰島素

胰島中的β細胞(綠色和橘色)負責分泌胰島素。表皮生長因子可以協助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重新擁有β細胞。

位於加拿大艾德蒙吞省亞伯達大 學的醫生在2000年,宣佈他們成功的移植了胰島細胞到糖尿病患身上。從此之後,全世界的患者全都引頸期盼,希望能夠接受這項治療方法。因為胰島能夠在適 當的時機自行分泌適量的胰島素,比起病人每天注射5~6次的方式,更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濃度。可惜胰島細胞必須取自適合的器官捐贈者,而現在並沒有足夠的來 源。

最近,同一所大學的拉賓諾維奇(Alex Rabinovitch)所領導的團隊,找到了一群更適合的捐贈者,就是患者本身。藉由導入化學訊息(生長因子),他們希望能夠刺激患者的胰臟生長出自己 的β細胞,它們是胰島上負責生產胰島素的機器。這並不是科學界第一次以這種方式運用生長因子;以前有以紅血球生成素(EPO)來刺激紅血球產生的例子。不 過這次並不是增加製造過程的速度,而是讓已停止的過程重新開始運作。

在第一型糖尿病中,由於嚴重的自體免疫作用,使得β細胞壞死。不 過在1970年後期,在解剖中發現,有極少數的β細胞會繼續從胰管上生長出來,顯然是原來讓這些細胞生長的機制又重新運作了。糖尿病研究學者長年以來都將 胰管細胞視為廢物,在移植胰島細胞的過程中通常會把它去除。現在看來,這些細胞其實彌足珍貴。

拉賓諾維奇表示:「我們的外科同仁在一 篇論文裡指出,那些接受胰島細胞移植而效果較佳的病人,他們的胰島細胞上都有胰管細胞的『污染』。」為什麼除了本身就有的胰管細胞,這些外加的胰管細胞會 有所助益呢?這點他並不確定,但懷疑這可能是因為胰管細胞必須與胰島有密切的接觸,才能接受到回饋的化學訊息。他接著嘗試許多可能的生長因子,而且幸運的 在其中找到了兩個可能的。

其中一個是由胃所分泌的胃泌激素;而另一個是表皮生長因子(EGF),這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生長化學物質。這 些生長因子在β細胞增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在1993年由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布蘭德(Stephen Brand)及同事首先提出。他們發現在突變小鼠中β細胞遠高於平常小鼠,也同時看到兩種生長因子的量高於一般值。拉賓諾維奇將這兩種生長因子加入有自體 免疫糖尿病的小鼠體內,也得到了同樣的結果。

在剛得到糖尿病的小鼠身上,這種療法的成果十分驚人。經過兩星期的療程後,可以看到三倍 的β細胞,胰島素的量也增加了八倍,而且血糖含量回復到正常值。然而在長期罹患糖尿病小鼠身上,成果則不如預期:牠們的血糖的確明顯下降,但是仍須藉助免 疫抑制藥物。藉由藥物療法使得胰島移植有初步的成效,但是這些藥物對腎臟有傷,所以只適用於病情無法控制且病況非常危急的患者。即使患者只有部份的細胞重 生,仍舊可以彌補外來捐贈者不足的問題,而且也可能不需要太多的免疫治療。自己的細胞只需注意自體免疫的問題,不必擔心發生器官排斥的現象。

胃泌激素和EGF的第二期人體試驗在2005年8月開始進行,到今年的春天,應該可以得到安全性和成效性的結果。參加試驗的對象包括第一型和比較常見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後者並沒有自體免疫的現象,能夠自己生產胰島素,只是生產的量不足。

拉賓諾維奇認為,最好的結果是讓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不再需要施打胰島素,而第一型的患者施打的量減少。身體製造的胰島素可以發揮很大的功效,因為負責製造的β細胞對血糖暫時的升降,反應十分敏銳。血糖的控制越精準,患者發生神經損傷和其他長期糖尿病併發症的機率就越小。

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

視網膜病變藥重大進展

眼睛病變 :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治療藥研發獲得很大進展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治療藥研發獲得很大進展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DR)是糖尿病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目前對DR發病機制的研究多集中在蛋白質非酶糖基化終末產物的堆積、蛋白激酶C (PKC)啟動、氧化應激學說、細胞因數的作用、腎素-血管緊張素及內皮素系統的異常等方面。這幾種發病機制相互聯繫,近年來,研究人員基於這些機制進行了DR治療藥物的開發,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在內皮細胞、周細胞和基底膜沉積,引起視網膜毛細血管阻塞,影響血管通透性,改變視網膜血流動力學。此外,AGEs還可導致周細胞死亡,最終引起DR。治療DR藥物的研究通常從抑制AGEs形成的各個環節入手。

抑制AGEs形成的藥物氨基胍(AG)是一種最常用的和公認的有效藥物,是一種具有類核作用的化合物,其能與反應中期糖基化Amodori產物上的羰基發生縮合反應,阻止了 Amodori產物進一步濃聚成大分子交聯物AGEs。另一種能夠抑制AGEs形成的藥物是一種四氫噻唑衍生物OPB-9195,它能以劑量依賴方式在動物體內起到抑制Maillaid反應和交聯物沉積的作用。

破壞AGE交聯的藥物在高血糖參與形成的AGE交聯結構中,大多包含一個二酮的部分,交聯破壞物溴化N-苯乙醯噻唑(PTB)能破壞這兩個羰基間的C-C單鍵,從而打破大分子的交聯。體內外試驗均證明,PTB可減少AGEs交聯物,因而很有可能防止糖尿病視網膜病。

可溶性AGE受體及抗RAGE抗體 RAGE是膜受體,氧自由基、核因數-κB(NF-κB)構成了RAGE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在DR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阻斷AGEs、RAGE的結合效應對DR的預防和治療都具有重要意義。將可溶性AGE受體(sRAGE)注射入糖尿病大鼠體內,可有效阻斷AGEs與RAGE的結合。因此,利用抗 RAGE抗體或sRAGE阻斷RAGE介導的病理反應,將會為DR的治療提供一個新思路。

醛糖還原酶活性過高可能是人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一種機制,醛糖還原酶抑制劑(ARI)對於防止糖尿病眼病相關的視網膜損害可能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目前大約有100餘種有體外活性的ARI被發現,主要分為:螺旋己內醯脲類,如sorbinil、M-16209、melbosorbinil等;羧酸類,如托瑞司他、菲達司他、依帕司他、阿司他丁等。近來的研究提示,多元醇通路的過度啟動和凋亡可能參與周細胞的丟失。國外人員研究了葡萄糖誘導的視網膜周細胞凋亡,發現與5.5毫摩爾/升濃度相比,在20毫摩爾/升葡萄糖濃度的條件下,胞內鈣濃度和caspase-3活性顯著升高,谷胱甘肽的含量顯著降低,這些異常都可以被菲達司他阻斷,後者能部分但顯著地防止葡萄糖誘導的凋亡。

蛋白激酶C(PKC)可通過調節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數(VEGF)與血管通透性因數(VPF)的表達來改變血管的通透性,導致視網膜血流動力學改變及新生血管形成,因此,對二醯基甘油(DAG)-PKC通路的干預同樣可以治療DR。研究表明,PKC-β啟動的糖基化酶β-l,4-半乳糖基轉移酶的磷酸化,可使白細胞-內皮細胞黏附,毛細血管阻塞增加。Ruboxistaurin(LY333531)是一種選擇性PKC-β抑制劑,初步結果顯示,其可減輕 DR患者眼睛的黃斑水腫。同時,LY333531還可抑制糖尿病鼠的氧化應激反應。

利用新生血管因數的機制抑制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為治療DR提供了新的途徑,包括:藥物直接抑制新生血管;阻斷血管生成因數的產生或抑制其活性,或增加血管生成抑制因數的作用;從基因調控上入手,如抑制基因的轉錄活性,設法阻斷第二信使的啟動,從而阻斷內皮細胞對血管生成因數的表達。色素上皮細胞衍生因數(PEDF)是一種強的眼內生成的血管形成抑制劑。有學者發現,升高PEDF濃度可以抑制VEGF誘導的視網膜內皮細胞的生長和遷移及視網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給DR動物使用抗氧劑,可阻止視網膜代謝和組織病理學異常,提示氧化應激與DR有關。儘管抗氧劑可清除自由基,但它對AGEs、微動脈瘤的形成無明顯抑制作用。試驗結果表明,α-硫辛酸可抑制氧化修飾的DNA,減少硝基酪氨酸在視網膜中的積聚,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展起到有益影響。因此,α-硫辛酸有望成為減少糖尿病患者視力喪失的輔助治療藥物。

黏附分子(AMs)是一類分佈於細胞表面或細胞外基質中的糖蛋白。表達於細胞表面的AMs脫落後進入血液成為可溶性黏附分子(sAM),與DR關係密切,如能尋找到可影響黏附分子的表達調控及功能的藥物以阻斷黏附,可能對治療DR有意義。在AMs選擇素家族中以E-選擇素(Eselectin)最引人注目,E-選擇素介導的白細胞與內皮細胞的相互作用可導致血管閉塞,在內皮細胞損傷的發生發展中占重要地位。國外研究人員檢測2型糖尿病並糖尿病黃斑病變患者血漿E-選擇素、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VCAM-l)的表達,與糖尿病無視網膜病變者相比,其E-選擇素顯著增加,VCAM-l無顯著性差異,表明E -選擇素表達增加可能促進2型糖尿病黃斑病變的發展。

試驗結果顯示,高劑量阿司匹林能抑制糖尿病誘導的視網膜腫瘤壞死因數(TNF)的表達及NF-κB的活性,減少白細胞對於糖尿病患者視網膜毛細血管、動靜脈的黏附,減少白細胞表面黏合素的表達及毛細血管壁上ICAM-1的出現。白細胞黏附于糖尿病視網膜的毛細血管內壁,導致血-視網膜物質交換阻塞,毛細血管無灌注,內皮細胞損傷和死亡。在大鼠中誘導糖尿病,其視網膜的白細胞黏附可增加2~3倍。糖尿病形成1周後,嗜中性粒細胞CD11a、CD11b和 CD18的表達顯著升高,視網膜ICAM-1水準亦升高。分別給動物使用阿司匹林、美洛昔康、依那西普,結果顯示,大劑量的3種藥物皆能減少白細胞黏附,抑制血-視網膜屏障瓦解,減少視網膜ICAM-1的表達。

最近,國外人員研究了血管緊張素Ⅱ(ATⅡ)和血管內皮生長因數與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PDR)的關係。研究表明,在PDR患者眼玻璃體中,ATⅡ和 ACE的水準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被慢性高血糖所啟動,ATⅡ增加血管通透性,並且刺激新生血管形成。在眼組織中,ATⅡ和VEGF 之間可能存在自分泌-旁分泌的關係。因此,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ATⅡ1型受體阻斷劑可能成為防止DR進展的有效治療藥物。ACE抑制劑可改善血糖控制,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和血流量。動物實驗顯示,給糖尿病大鼠使用ACE抑制劑賴諾普利後,其視網膜和虹膜中的血管內皮細胞增殖明顯減少。在實驗動物中,賴諾普利不依賴血壓而降低VEGF水準和VEGF受體的表達。卡托普利可使大鼠的視網膜糖儲量降低48%,而阿替洛爾則沒有這樣的作用。

英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涉及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及北愛爾蘭的23個糖尿病研究中心,由Robert Turner和Rury Holman兩位教授發起)和美國糖尿病控制與併發症實驗(由美國國家糖尿病、消化疾病和腎臟病總署斥資主辦)均顯示:無論1型或2型糖尿病,有效地控制高血糖都能減少DR的發生、發展。通過有針對性地用藥來控制血糖,及更深入地瞭解疾病和藥物作用的相關分子機制,能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視網膜病和其他併發症的預後。

資訊來源:中國醫藥報

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

吃飯也能降血糖 多穀米兼具口感與健康

2007.04.14 中國時報 黃庭郁/台北報導

很多人為了健康而吃雜糧飯,但卻受口感不好所擾,新竹食品工業研究所研發出一種混和稻米、大麥、燕麥、薏仁及糙米麩五種穀類「重組」而成的「多穀米」,經 過成大醫院研究發現食用3個月時間,有糖尿病患者飯後血糖降低10%,而由於多穀米比起白米有更多的纖維,對一般健康人也有不升高血糖的好處。

新竹食品工業研究所產品及製成研發中心研究員吳景陽說,重組的多穀米是一種結合多種穀類、打散之後再重新組合起來做成米粒形狀的「重組 米」。沒有多種穀類常見的軟硬不均,卻能保有穀類豐富的纖維質,烹煮時不需要長時間浸泡,好煮、快熟,口感也跟白米接近,老人家食用也很方便。

成大針對糖尿病患者做了實驗結果,顯示多穀米有助維持血糖穩定。成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歐弘毅說,研究結果顯示,食用多穀米期間糖尿病患血糖 狀況獲得改善,糖化血色素平均降低一成八,飯後血糖降兩成,連三酸甘油脂也明顯改善。歐弘毅說,多穀米所含豐富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降低飯後血糖,飯 後血液中三酸甘油脂也降低,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而對於健康人的初步研究也顯示,多穀米相較於白米,比較不會讓血糖升高。

醫師提醒,所有的食品都只是輔助而已,不可以取代藥物、更不能取代健康的生活形態。食品工業研究所的多穀米已經吸引很多業者投入產品,可應用在三餐米飯、壽司、飯糰、速食粥品等。

糖尿病者不適合穿耳洞

2007.04.13 中國時報
朱武智/台北報導

穿耳洞、戴耳環,並非人人合適!醫師指出,罹患糖尿病、紅斑性狼瘡等免疫力較差者,或屬於蟹足腫體質的人,都不應在身體穿洞,否則,傷口易感染發炎而難癒合,復原後還會留下疤痕。消基會更建議衛生署,限制穿耳洞只能由醫師執行。

消基會醫療糾紛委員會委員、皮膚科醫師蔡仁雨指出,他每星期看診總會遇見一、二個因穿洞而引發的皮膚病例,雖然女性病例占較多,但也有男性;穿洞的部位則從耳垂、耳殼到鼻子、眉毛、乳頭、肚臍等。這些案例多係「買耳環,『免費』穿洞」後所造成。

他舉例說,一名女生在左耳共穿了13個耳洞,從耳垂向上延伸到耳廓軟骨組織,穿耳洞的隔天就出現紅腫發炎,但卻拖了半個月才就醫,以致耳廓 軟骨整個紅腫化膿,且有變形的情形,造成了耳廓軟骨膜炎。陳小姐則是在鬧區騎樓的金飾攤穿耳洞,因體質過敏,耳洞在戴上耳環後開始發癢、紅腫,最後耳垂潰 爛而求醫診治。

蔡仁雨指出,免疫力低、糖尿病患者等都不適合穿耳洞,因其傷口修復能力差,易感染發炎。蟹足腫體質則有疤痕癒合的問題,若穿耳洞,傷口癒合的疤痕會異常增大,這種多出來的組織又不能割除,一旦割除反而愈長愈大、影響外觀。

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說,坊間「代穿耳洞」的人多拿豬皮做練習,之後就穿人的耳朵,而皮膚科醫師反倒在「善後」,所以,衛生署應審慎研議,把穿耳洞列為侵入性的醫療行為,應由醫師執行。

台灣96萬糖尿症 僅1成篩檢腎

更新日期:2007/03/06 16:40 記者: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台灣是腎病王國,糖尿病更是導致病患走向末期腎病的主因,國際上建議,病患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微白蛋白檢查,但是健保局卻發現,國內96萬糖尿病患大軍,只有一成一進行微白蛋白篩檢,85萬糖尿病患未接受檢查。

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世澤指出,糖尿病腎病患篩檢,臨床上常用「血清肌酸酐檢查」、「尿液微量白蛋白檢查」、「尿液生化檢查」。其中又以尿液微量白蛋白檢查最為重要。國際上建議,糖尿病患每年都應該檢查一次。

但是根據健保局的調查,去年有96萬登記在案的糖尿病患,卻只有11萬人接受微白蛋白檢查,竟有85萬人沒有進行檢查,未能及時掌握腎臟惡化情況。

台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永銘說,檢查微白蛋白,是最早掌握腎臟是否受到糖尿病傷害的方法,因此只要被診斷出糖尿病,病患至少要做一次微白蛋白篩檢。

台灣糖尿病腎臟病變人數逐年增加,也成為末期腎臟疾病的主因,台灣末期腎臟疾病患者發生率已經是世界第一,去年一年的照顧費用就高達275億元,及早掌握腎病變,在積極控制下,還有機會回復,以免走上終身洗腎的辛苦命運。

新幹細胞治療法可減輕第一型糖尿病症狀

新幹細胞治療法可減輕第一型糖尿病症狀


【大紀元4月11日報導】(中央社芝加哥十日法新電)根據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期刊的報導,一種實驗性幹細胞治療法,可以讓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在幾個月內都不需要接受任何治療,其中一個病例免治療時間甚至長達三年。


報告中指出,十五位接受實驗治療的患者中,有十三人可以不必像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一樣注射胰島素,仍可維持正常生活。

其中一名患者甚至長達三年,沒有使用任何控制血糖的綜合胰島素。


負責這個研究報告的資深研究員之一,美國西北大學費因堡醫學院的免疫療法主任柏特指出,這是第一次發現可以不必補充胰島素治療第一型糖尿病的方法。


邁阿密大學史凱勒教授指出,這項初步的進展燃起大家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不再長期受病情所苦的希望。


他說,這是許多試圖利用細胞治療法阻斷第一期糖尿病病情惡化的第一項成果。


第一型糖尿病在所有疾病中所佔的比例約是百分之五到十,但會引發如眼盲、腎衰竭、心臟病和中風等嚴重的併發症。


這種病情起因於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並破壞胰腺裡製造胰島素的beta細胞,形成荷爾蒙不足現象,影響到血糖值。


大部分的病患在接受臨床診斷時,體內百分之六十到八十的beta細胞已經被破壞殆盡。


研究人員表示,仍將繼續這項實驗評估它的安全性和效果。它初期顯現的結果令人振奮,除了前述的益處外,副作用也很低,只有一例引起肺炎,另兩例出現內分泌失調。


邁阿密大學史凱勒教授指出,這項初步的進展燃起大家對第甲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不再長期受病情所苦的希望。研究人員病人身上從得幹細胞,進行培植,然後再注回病人身上,並加強對免疫系統的壓制,保護胰臟上的beta細胞。

sterm cell treatment for diabetes

http://abcnews.go.com/Video/playerIndex?id=3030473


ABC news


Last Update: 5:01 PM ET Apr 10, 2007


WASHINGTON (MarketWatch) -- Treating patients with stem cells made from their own blood showed promise as a treatment for 15 patients in Brazil newly diagnosed with Type 1 diabetes.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treatment, which were detailed in the April 1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showed 13 of the patients have so far been able to able to stop using insulin to treat their disease. The first patient has been followed for three years with the last patient treated and then followed for seven months.

Type 1 diabetes, or juvenile diabetes, is an autoimmune disorder that's usually diagnosed in children or young adults and it destroys insulin-producing cells in the pancreas known as beta cells. Insulin is needed to help the body regulate blood sugar, which if not controlled can cause organ damage and death.

Researchers involved in the study says it's the first time the stem-cell treatment has been shown to work in a small group of newly diagnosed diabetes patients.

One of the study authors, Richard K. Burt, who is the chief of the immunotherapy division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 Chicago, said it's way too early to call the treatment a cure and said additional and larger studies would be needed.

The stem-cell treatment regimen is risky. In an interview, Burt explained that blood was first withdrawn from patients who ranged in age from 14 to 31, and then frozen. Patients were then given four days of chemotherapy in order to destroy their immune systems and were also given strong antibiotics to fight infection. The stem cells in the patients' blood were then put back into the body. Patients were hospitalized for about three weeks.

Burt said the idea was to "reset" the immune system by shutting down the immune system and then injecting the stem cells in order to help the body rebuild the system and stop the destruction of insulin-producing cells in the pancreas.

Burt, who designed the study, said the treatment didn't work in the first patient who had also been treated with high doses of steroids. In 13 of 14 patients subsequently treated, there were able to stop using insulin and have maintained normal blood sugar levels. He said the procedure was conducted in patients who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diabetes in the prior six weeks before too many beta cells had been destroyed.

Patients enrolled in the study between November 2003 and July 2006 and they were followed until February of this year.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Ribeirao Preto, Brazil.

Burt said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here because he couldn't find anyone in the U.S. willing to conduct such a study, but he hopes the encouraging results will make it possible to study the treatment in the U.S.

There's currently no cure for Type 1 diabetes, which affects about 2 million Americans. Type 1 diabetes differs from the more common, type 2 form of diabetes, a condition that's often linked to weight-gain and more often diagnosed in people age 45 and older.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are required to take daily doses of insulin.

The study was funded by the Brazilian Health Ministry, Genzyme Corp. (GENZGenzyme Corporation

News , chart , profile , more


Analyst

Create alertInsider

Discuss

Financials

Sponsored by:

JNJ ) .

-Contact: 201-938-5400

植海藻膠囊 釋放胰島素

澳洲研究:植海藻膠囊釋放胰島素 降低第一型糖尿病排斥
(2006/03/28 12:17) 記者何中/編譯

從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身體就缺乏足夠胰島素的病症,被稱為第一型的糖尿病。最近澳洲科學家開始研發,將海藻製成膠囊包覆胰島素細胞植入患者腹部釋出胰島素,而身體又不會出現排斥現象,為患者帶來了相當大的希望。

珍妮絲從兒童開始就已經是糖尿病纏身,她一天得注射四次胰島素,像她這種第一型糖尿病患,自體免疫系統會對生產胰島素的貝他細胞產生抗體,貝他細胞不斷遭到破壞,最後終於無法生產胰島素。

澳洲醫生最近展開一項人體試驗療法,把貝他細胞裝進海藻製的微型膠囊之中再植入珍尼絲的腹部,負責研究的醫師杜奇說,「這些膠囊中的毛孔可以讓養份進入,但免疫細胞卻進不來,免疫細胞會摧毀組織。」

由於免疫細胞無法通過海藻,患者也無需再服用常會引發副作用的抗排拆藥,這樣的海藻療法之前在老鼠及豬的試驗都已成功,珍妮絲願意大膽一試。珍妮絲說,「我沒什麼好損失的,比較差的情況是注射少一點胰島素,最好的情況就是從此我就不用再注射了。」

在澳洲像珍妮絲這樣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約有13萬人,這種創新的海藻療法為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希望,至於第二型的糖尿病,也就是常見的成人糖尿病,因為和飲食體重以及運動有關,和第一型的病因並不相同,是否適用海藻療法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鮮榨苦瓜汁降糖

糖尿病食療 用鮮榨苦瓜汁降糖

漢網消息(記者高道飛)食用苦瓜幫助糖尿病人降糖,是醫學界公認的,但用鮮榨苦瓜汁降糖的食療方法卻少有人知。昨天,一老糖尿病患者向記者介紹了他的鮮榨苦瓜汁降糖法。

據患者嚴家柴介紹,他患糖尿病已
15年。其間,他一直用鮮榨苦瓜汁控制血糖,其作用很好。

他的做法是選新鮮苦瓜一根洗淨,切
10公分並保留苦瓜瓤,切片後放入榨汁機中,榨汁機中放入少量的冷開水(天冷時用熱開水,避免胃不適),榨成汁後在 15分鐘內喝完,如果超過15分鐘後,苦瓜汁就會發生氧化。如果覺得苦瓜汁較苦,也可加入一節10公分長的黃瓜一起榨汁,可降低苦味。

他提醒說,鮮榨苦瓜汁應在餐前服用,如果餐後服用,很有可能會導致低血糖發生。

病童心理問題

20060814日 新文化報

  新聞背景

  糖尿病又被人們稱為富貴病。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患者正以前所未有的驚人速度發展。近些年來,在以中老年人為主體的糖尿病大軍中,出現了越來越多天真稚嫩的臉,這不能不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警惕。據一項統計數字表明,兒童糖尿病發病人數占全部糖尿病人數的5%,且每年都以10%的幅度上升。

  本報訊(記者 姜彥豔) 昨日9時,吉林大學第一臨床醫院的專家舉辦了一場針對糖尿病小患者治療及心理疏導活動。在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了很多已經出院,或還在住院的糖尿病小患者,其中,最小的只有二三歲,大的也只有16歲,他們多患有Ⅰ型糖尿病。

  “患有糖尿病的孩子,要終身面對病情,注射胰島素,他們會感到自己‘與眾不同’,這是他們感到自卑的根源。據臨床統計,20%的小患者存在社會交往問題,有憂鬱,焦慮等現象存在,這些都影響治癒,使血糖無法得到很好的控制,長期下去會造成惡性循環。”專家表示,“患病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危害不容小視。”

  據介紹,在這些小患者中,年齡最小的是剛出生10個月的嬰兒。到了青春期的小患者,經常會出現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煩躁、孤獨、易傷感,人生目標易渺茫,而且經常自暴自棄,不配合治療。

  對於患有糖尿病的孩子,首先要堅持五項治療原則,就是在血糖控制好的前提下,注意孩子的飲食、運動、心理健康和血糖監測,只要這五點做的好,孩子可以終身存活。

  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不同于成人,對糖尿病的認知能力差,面對外界的一些誘惑,自我控制能力不強,這些都需要小患者家長對孩子進行合理的管理,指導他們正確飲食,適當運動。

  小患者家長要多學習,瞭解病人的治療情況,瞭解更多新知識,給孩子準確的醫治資訊。健康的心理治療,需醫生和患者積極的配合,需要患者有戰勝疾病的信心。一旦併發抑鬱的症狀,要注重精神調節,心境要放寬,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少量的藥物。

香港理工大學發明非侵入式紅外線血糖機

新聞如下.
這個產品若能商業化, 我想會是DM治療史上重大進程. 拭目以待!


驗糖尿免篤手指發明奪獎
(2007-05-03 04:35:00)




【明報 專訊】本港約有一成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病人須每天「篤手指」滴血驗血糖,以評估病情有否惡化。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研究出「無創」的血糖測試 方法,患者毋須滴血,只須把拇指放在電腦感應器上「印一印」, 5秒內即有結果,有關研究最近在瑞士的國際發明及創新技術與產品展覽中,勇奪特別金獎。有關儀器最快 9個月後推出市場。

無創儀器 驗光密度計血糖

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教授汪國成指出,現時驗血糖的做法,是要病人「拮針」滴血,病人須忍受針筒帶來的痛楚,長遠來說,病人的指頭會因而變硬;病人滴血後,須把血液放在試驗紙上測試,最快要等 1分鐘才有結果,而即棄用具亦不符合成本效益。

新研製的無創傷血糖測試儀,則利用近紅外線技術,使用者把拇指放在感應器上「印一印」,電腦程式讀取反射出來的光密度,從而計算病人的血糖水平。每個人的 皮膚厚度各有不同,汪國成表示,儀器電腦程式可作出相應調校,準確度高達 85%,糖尿病人日後可在家中自行量度血糖水平,毋須再受「篤手指」之苦。

最快 9個月市場有售

汪國成透露,花了 3年時間做有關研究,最初是在水杯內加入糖分,再量度光反射出來的密度,計算杯中糖的分量,「就好似計算棉花的吸水能力,憑杯內剩餘多少水分,就能知道結 果」,初步成功後,研究人員再在血液上測試,隨後正式做人類臨脇實驗。理大已為無創傷血糖測試儀器取得專利,正與 3間醫療儀器公司洽商合作計劃,預計最快 9個月後可以推出市場,售價方面未定。

明報記者

有潛力的新療法: 血管植入內含胰島細胞之微型膠囊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明新療法: 於血管內植入含有胰島細胞之微型膠囊. 新聞稿如下:


Headlines at Hopkins
News Release

Offic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901 South Bond Street, Suite 540
Baltimore, Maryland 21231
Phone: 443-287-9960 | Fax: 443-287-9920

May 7, 2007
FOR IMMEDIATE RELEASE
CONTACT: Phil Sneiderman
443-287-9960
prs@jhu.edu


Students Invent Protective Pouch
to Enhance Cell Therapy

Custom Stents Hold Microcapsules to Treat Diabetes

Johns Hopkins undergraduates have invented a device to improve cell therapy for diabetes patients by anchoring transplanted insulin-producing cells inside a major blood vessel.

A team of five seniors and two freshmen, working with Johns Hopkins doctors and engineers, devised a protective "pouch" that should fit inside the portal vein, which feeds into the liver. This pouch would keep microcapsules of therapeutic cells in one place, allowing them to thrive and send out needed insulin. The inventors say the same approach could be used in cell therapy for other ailments, including liver disease.

stent cap
PHOTO A. Johns Hopkins undergraduates developed a device, at right, to anchor therapeutic cells within a blood vessel, where they can release insulin and other proteins. The cells live within protective microcapsules, seen floating in the vial at left.
Photo by Will Kirk

"I think it's a brilliant idea," said one of the project's sponsors, Jeff W. M. Bulte, director of the Cellular Imaging Section in the Johns Hopkins Institute for Cell Engineering.

The pouch is formed by sandwiching a porous band of nylon mesh between two concentric metal stents, similar to the ones used to keep clogged blood vessels open. Once the stents are in place, microcapsules filled with helpful cells are injected into the gap between the stents, where they become trapped within the nylon mesh. Blood flowing through the vessel should nourish the encapsulated cells and circulate the proteins, such as insulin, produced by these cells.

The project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could lead to better results from cellular therapy, in which live cells are injected to repair or replace damaged or depleted tissue. "It's a device," Bulte said, "that allows the microcapsules to be removed and reinserted if additional therapy is needed - a 'yearly refill,' for example - and the students have provided an ide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encapsulated cells can thrive."

Along with other undergraduate projects, this prototype was unveiled May 2 at the university'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Design Day showcase. The Johns Hopkins Technology Transfer staff has applied for a provisional patent. Animal testing is expected to begin this summer. If it is successful, human trials would follow.

stent
PHOTO B. The student-designed cell therapy pouch is formed by two concentric stents, similar to the ones used to keep clogged blood vessels open. A band of nylon mesh surrounds the inner stent and holds the microcapsules containing helpful cells.
Photo by Will Kirk

"It's very impressive," said Aravind Arepally, a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st who served as the project's other sponsor. "We're basically creating a small bio- reactor inside the vein to produce insulin and other proteins that the body needs. The students have built a housing in which the bio-reactor can operate. I'm pretty optimistic that it will work in living subjects."

The leader of the student design team, Tom Link, said he selected this project because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benefit many people. "It could provide an important new way to treat diabetes and fulminant liver failure," said Link, 22, of Holbrook, N.Y. "I know about the health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because my grandmother has it, and she has to give herself several shots a day. If it works, this cell therapy could eliminate the need for that."

Progress in cell therapy has been slow for several reasons. First, the injected cells are often attacked by a patient's immune system. Also, the injected cells cannot survive long without plentiful oxygen and nutrients, which are not available throughout the body. Finally, once they are inside the patient, the injected cells need to settle in a place where they can provide effective treatment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healthy body functions.

Arepally and Bulte have overcome some of these hurdles by working with semi-permeable alginate microcapsules - tiny spheres that surround the injected cells and protect them from the body's immun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spheres allow beneficial proteins to flow out and oxygen and glucose to flow freely in. Arepally and Bulte, both faculty members in the Russell H. Morga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and Radiological Science of the Johns Hopkins School of Medicine, also have developed ways, covered by a pending patent, to track the microcapsules with various imaging technologies.

They and researchers elsewhere have struggled, however, to keep these encapsulated cells alive within the body, mainly because the cells often situate themselves where they do not have access to a plentiful blood supply.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the radiologists last year asked undergraduates in the university's BME Design Team course to devise a way to keep the microcapsules in one place where their cells could thrive and deliver effective therapy.

During the past school year, the engineering students researched the topic, tested biomaterials and constructed the prototype, designed to fit inside the portal vein. This large blood vessel, about the diameter of an index finger, carries blood from the digestive system into the liver.

The pouch components are made to be compressed and inserted with catheters that a physician can snake into the abdomen through the femoral vein in the leg. Using real-time imaging technology, a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st can view and guide the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 as it takes place. First, the doctor would insert the stainless steel outer stent, which would push out harmlessly on the elastic interior of the vein. Next, the doctor would insert the inner stent, surrounded by the porous nylon mesh. The inner stent is made of nitinol, a metal that snaps back into its original shape after being compressed for insertion. The inner stent matches the interior diameter of the vein. When all of the pieces are inserted, the nylon mesh is held snugly against the inner stent. A gap forms between the mesh and the outer stent, allowing blood to pass through.

At this point, the physician would use another catheter to inject the encapsulated cells between the stents, where the mesh would hold them in place. The tiny openings in the mesh, each about 250 microns in diameter, would allow blood to pass through to nourish the cells and disperse helpful proteins. But the openings are too small to allow the microcapsules to escape.

device
PHOTO C. The students tested their cell therapy pouch after inserting it in latex tubing that represented the portal vein, where the device may someday be implanted in humans to treat diabetes.
Photo by Will Kirk

In lab tests using latex tubing to represent a vein, the students used ultrasound imaging to confirm that fluid can flow smoothly through the mesh and can spread the microcapsules throughout pouch. They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vice causes no pressure drop in the model blood vessels and that the microcapsules can easily be injected and withdrawn.

Link said he and his team members appreciated the chance to solve a real-world engineering challenge while drawing on the expertise of prominent researchers such as Arepally and Bulte. "I don't think I could have found an opportunity like this anywhere else," he said. "That's one of the major strengths of Johns Hopkins." Link plans to continue working on the project in the university'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aster's degree program.

The other student design team members were Edward Sutter of Alpharetta, Ga.; Daniel Chung of Vienna, Va.; Benjamin Kline of St. Louis, Mo.; Kerim Eken of New York, N.Y.; Nicholas Gil of Columbus, Ohio; and Joshua Crist of Macedonia, Ohio. Link, Sutter, Chung, Kline and Eken are seniors. Gill and Crist are freshmen.

Robert H. Allen, an associate research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was technical advisor for this project and director of the design course.

Color images of the device and the researchers available; contact Phil Sneiderman.

Related Links
>> Johns Hopkins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Johns Hopkins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Research Programs
>> Johns Hopkins Institute for Cell Engineering

>> Follow this link to more images related to this news release.

2007年5月14日 星期一

第一型糖尿病遺傳機率

根據研究顯示,一等親中有人患有第一型糖尿病,大約子女有5-10%的機會會有糖尿病。一項調查指出,35個患有第一型糖尿病小孩的家庭中,只有四個雙親之一患有第一型糖尿病,2個祖父母有;而他們的99個兄弟姐妹中,只有6個發病。

同卵雙胞胎中
,如有一位在40歲前發病,另一位發病的機會有1/3-1/2

CD3抗體可能有助於剛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

CD3抗體可能有助於剛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

出處:WebMD醫學新聞審閱: GaryD.Vogin,MD

June23, 2005-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於6月23日刊載了一項研究結果指出, 對於早期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 一種作用於CD3細胞的抗體可以保存beta(貝它)細胞的功能至18個月。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BartKeymeulen醫師指出, 第一型糖尿病是T細胞的自身免疫病變,分泌胰島素的貝它細胞會因此而大量流失; 根據一項第一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在發病之後,貝它細胞的功能會進一步衰退, 但這個現象可能可以藉由CD3單株抗體的治療予以阻止, 為了提供證據以支持這項療法的原理,研究人員於是進行了一項第二期臨床試驗, 為安慰劑控制設計,以人體化的抗體進行試驗, 這個抗體為經過aglycosylated的IgG1抗體細胞, 作用於CD3細胞(ChAglyCD3)。

本試驗在多個臨床中心進行,一共有80位第一型糖尿病的新發病例患者參與, 以隨機的方式投予安慰劑或ChAglyCD3,持續6天;在18個月的追蹤期中, 每日胰島素濃度及殘存貝它細胞的功能皆進行評估, 以葡萄糖箝制法誘發的C勝肭釋放量作指標,於升糖素服用前後進行。

試驗組(ChAglyCD3)殘存的貝它細胞功能明顯優於對照組(安慰劑), 這個現象顯見於第6、12、18個月;使用於對照組的胰島素劑量有了增加,但試驗組並無; 80名患者中,殘存貝它細胞功能處於前半段者,ChAglyCD3最容易顯現其效果。

這一部分的試驗組患者, 第18個月的平均胰島素日劑量為0.22IU/kg的ChAglyCD3, 對照組則為0.61IU/kg;接受ChAglyCD3的16位患者中, 有12位(75%)只需要最低的胰島素劑量(不超過0.25IU/kg/日), 對照組的21位患者卻無人可達此效果。

相關於ChAglyCD3的副作用, 皆類似於中度感冒症狀及Epstein-Barr病毒單核血球過多症的暫時症狀。

Keymeulen醫師表示,對於剛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 使用CD3抗體作短期治療,可以保存殘留貝它細胞功能最少達18個月; ChAglyCD3的治療潛力端視其安全性, 而注射前後的症狀相當於細胞激素的暫時釋放。

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會對本研究作出資助;論文的作者群中, 有兩位為ChAglyCD3專利運用的共同發明人; ScientificResearch-Flanders(比利時), TolerRx及Novimmune等機構,與其中的某些位作者有財務上的往來。

在期刊的評論欄中,來自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AkeLernmark醫師, 針對現行研究中的糖尿病免疫學提出討論。

經試驗證實, ChAglyCD3抗體的療效主要顯現於尚有殘存貝它細胞功能的患者身上, 這個現象顯示,可能有必要增強第一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療效果;Lernmark指出, 最近的第二期臨床試驗顯示,在治療潛伏自身免疫糖尿病的成人時, 使用alum配方的GAD65是一個安全的方法,對於空腹C勝肭濃度可能會有助益; 如果CD3單株抗體經證明是安全的,也許將之與誘發免疫耐受度的藥物合併使用, 可以對第一型糖尿病作更好的治療。

CD3 Antibody May Be Helpful in Recent-Onset Type 1 Diabetes

By
Medscape Medical News

June 23, 2005 — An antibody directed at CD3 can preserve beta-cell function for 18 months in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type 1 diabet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une 23 issue of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is a T-cell?��ediated autoimmune disease that leads to a major loss of insulin-secreting beta cells," write Bart Keymeulen, MD, PhD, from Brussels Free University–VUB in Belgium, and colleagues. "The further decline of beta-cell function after clinical onset might be prevented by treatment with CD3 monoclonal antibodies, as suggested by the results of a phase 1 study. To provide proof of this therapeutic principle at the metabolic level, we initiated a phase 2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with a humanized antibody, an aglycosylated human IgG1 antibody directed against CD3 (ChAglyCD3).

In a multicenter trial, 80 patients with new-onset type 1 diabete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placebo or ChAglyCD3 for six consecutive days. During 18-month follow-up, daily insulin needs and residual beta-cell function were evaluated with glucose-clamp–induced C-peptide release before and after glucagon administration.

Residual beta-cell function was better preserved with ChAglyCD3 than with placebo at 6, 12, and 18 months, and the insulin dose increased in the placebo group but not in the ChAglyCD3 group. This effect of ChAglyCD3 was most pronounced in patients who had initial residual beta-cell function at or above the 50th percentile of the 80 patients.

In this subgroup, the mean insulin dose at 18 months was 0.22 IU/kg per day with ChAglyCD3 and 0.61 IU/kg per day with placebo (P < .001). Twelve (75%) of 16 patients who received ChAglyCD3 required only minimal doses of insulin (not more than 0.25 IU/kg/day), as did none of the 21 patients who received placebo.

Advers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ChAglyCD3 administration were a moderate flu-like syndrome and transient symptoms of Epstein-Barr viral mononucleosis.

"Short-term treatment with CD3 antibody preserves residual beta-cell function for at least 18 months in patients with recent-onset type 1 diabetes," the authors write.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ChAglyCD3 will depend on its safety. Symptoms observed after the first infusions were compatible with transient cytokine release."

The Juvenile Diabetes Research Foundation supported this study. Two authors are listed as coinventors on a patent application relating to ChAglyCD3. Some of the authors report various financial arrangements with the Fun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Flanders (Belgium), TolerRx, and/or NovImmune.

In an accompanying editorial, Åke Lernmark, M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 Seattle, discusses the immunology of diabet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esent study.

"The demonstration that the ChAglyCD3 antibody was effective primarily in patients with substantial residual beta-cell function suggests that it may be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for type 1 diabetes," Dr. Lernmark writes. "A recent phase 2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treatment of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with alum-formulated GAD65 is safe and may also have a beneficial effect on fasting C-peptide levels. If CD3 monoclonal antibodies are shown to be safe, perhaps thei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agents for inducing immune tolerance could lead to improved therapies for type 1 diabetes."

N Engl J Med. 2005;352:2598-2608, 2642-2644

Reviewed by Gary D. Vogin, MD

平均血糖值 vs. 糖化血色素 (HbA1c)

據說是台灣學者發表的血糖值及糖血色素換算法如下

每天的平均血糖值 = HbA1c (化血色素) x 31.7 - 66.3

另有以下的簡易平均血糖值與HbA1c 換算換算:

HbA1c %

平均血糖 mg/dl

6

120

7

150

8

180

9

210

10

240

11

270

新興血糖監測技術-非侵入式與連續監測技術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工研院IEK生醫組
馮晉嘉 2006/03/13

市面上最普遍使用的血糖監測器材主要仍以侵入式 (Invasive)為主,但此種血糖計採用指尖採血的方式,因人體指尖神經密度相當高,故有引發病患劇烈的疼痛及引發感染的疑慮,因此新興技術則朝向非 侵入式(Non-Invasive)血糖監測發展;另一方面,由於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有血糖濃度控制不佳的現象,透過血糖連續監測系統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s, CGMS),將可以瞭解血糖濃度與人體代謝關係的長時間變化。目前新興血糖監測技術市場,就是以非侵入式與連續監測兩大類產品為主流,新興技術除了增進糖 尿病治療的效益外,也降低整體糖尿病的醫療照顧費用,不過至今尚未有任何產品可以做到兼具非侵入式與連續監測血糖,同時又符合準確、易使用、易攜帶、美觀 以及低成本等條件的終極目標。

從1999年Medtronic MiniMed Gold System在美國上市,成為市場上唯一的連續監測血糖系統,醫生於腹部皮下植入一個感測器,每5分鐘量測一次血糖值,連續追蹤3天,醫生再依檢測結果設 計病患的飲食、生活型態乃至胰島素使用量作出不同的調整與建議。由於該產品設計的目標在於協助血糖控制與治療,並非取代傳統血糖計,仍需每2天以傳統血糖 計量測校準。到2005年8月Medtronic MiniMed第二代CGMS產品Guardian RT上市,新的Guardian在開始使用與進行調整時,需輔以傳統血糖計檢測,另對於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患者(Type I Diabetes),則減少傳統血糖計檢測次數至每天只需2次。Medtronic以兩個取得FDA許可上市的產品優勢,成為目前血糖連續監測的霸主,佔 有91.3%的新興血糖監測技術市場(如圖一所示)。

另 一個獲FDA許可上市的為Cygnus的GlucoWatch G2 Biographer,外觀類似手錶,可連續紀錄血糖值達13小時,每10分鐘紀錄一次;GlucoWatch雖然是目前市場上少數的新興血糖監測產品之 一,擁有8.7%的市場佔有率,不過由於此產品沒有取得給付,估計一年較傳統採血監測血糖的成本多了一倍,限制了GlucoWatch使用的人口,迫使 Cygnus在2005年將血糖監測產品線與智慧財產權出售給Animas。

目前的新興血糖監測技術市場尚未成熟,但眾多潛力新產品,將帶 動這個市場快速的成長,如:可能將在2006年初通過FDA許可上市的Dexcom Short Term系統、Abbott Freestyle Navigator;另外還有幾個發展中,未來幾年即將上市的產品,如:Hitachi發展完全非侵入式血糖監測系統;Calisto Medical 發展的GlucoBand血糖連續監測系統等多種新興產品。預計新興血糖監測技術市場將從2004年約500萬美元的規模,以極快的成長速度與幅度,至 2011年達3.5億美元的規模(如圖二所示)。

至2005 年底,新興的血糖監測產品只有Medtronic與Animas兩家公司3項產品在市場上,但後面尚有許多廠商,進行非侵入式或侵入式連續性監測產品開 發,近期將會為市場投下震撼彈的將是Abbott Freestyle Navigator,因Abbott早已建立消費者與專業醫生使用血糖檢測儀器的專業廠商形象,Navigator上市後將可能快速的取代 Medtronic,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新興的血糖監測技術,雖然使糖尿病患者血糖監測更加方便,對血糖有更好的控制,但就實際上使用成本 計算,與傳統採血檢測血糖方式相比,對消費者而言仍稍嫌昂貴,而且依照目前血糖試片毛利仍高,是現有廠商獲利的主要來源,新興血糖監測技術,還需面對舊有 產品降價的大挑戰,因此如何降低整體使用成本,使消費者更快速接受新技術,將會是新興血糖監測產品,開始爆發性成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