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胰島素抗體檢測方法和臨床意義

2007年08月17

1、胰島素抗體生化特徵與病理生理作用

1983年Banting發現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人血清中存在抗胰島素物質,後證明這種物質是γ球蛋白,命名為胰島素抗體。胰島素抗體的產生與胰島素制劑的免疫原性有關,胰島素抗體大量生成可導致病人對胰島素不敏感

胰島素抗體主要是IgG,少數受藥者可查到IgM、IgD、IgE胰島素抗體,IgE抗體主要出現在對胰島素產生過敏反應的病人。

血清中的胰島素抗體95~99.9%是與胰島素相結合,少部分游離狀態。胰島素與抗體結合率視血中胰島素濃度而異。血中包括高親和力-低結合容量和低親和力-高結合容量兩種抗體。前者親和常數為:10 9~10 1 0mol/L,結合容量為:10 8mol/L;後者親和常數為10 6~10 8mol/L,結合容量為10¯7mol/L。低親和力抗體占總結合容量90%以上,故生理意義較大。胰島素抗體的生理作用為:中和血中胰島素;延緩胰島素降解、延長胰島素蘭衰期;釋放出與抗體結合的胰島素;起到胰島素轉運蛋白的作用;抗原-抗體復合可激活補體,長期作用可引起或加重微血管病變。

2、胰島素抗體的檢測方法和注意事項

主要方法有:免疫電泳法、補體結合法、凝結試驗法、免疫沉澱法、凝膠過濾法和放射免疫法。因靈敏度高方法簡便而以放射免疫法最為常用。結合容量單位通常以U/L或mol/L表示。

定量測定胰島素抗體必需預先去除樣品中的胰島素。去除胰島素的方法是:將血清加入HCL,使抗體與胰島素解離,然後用活性炭吸附胰島素。去除胰島素的方法是:將血清加入HCL,使抗體與胰島素解離,然後用活性炭吸附胰島素,或用聚乙二醇沉澱抗體,處理後的櫚可作抗體稀釋試驗。

(2)注意事項
為了避免胰島素對抗體測定的影響,受血應選擇在早晨注射胰島素之前。

3、胰島素抗體測定的臨床意義

(1)胰島素抗體與糖尿病穩定性的關係

Dixon觀察了24例發病為35歲病情穩定糖尿病人,其胰島素抗體結合容量為0.5~9.0U/L;23例發病年齡為23歲病情不穩定糖尿病人,其胰島素抗體結合容量<0.5u/L。這表明中度升高的胰島素抗體對調節血中游離胰島素水平有利,對穩定病情有益。病情穩定主要依賴於病人本身殘餘的胰島功能,胰島素抗體可幫助維持血中游離胰島素於較穩定水平,使其不致於過高過低而起到緩衝作用。這對幾乎完全喪失β細胞功能者有較大意義。

(2)胰島素抗體與第一型糖尿病的自發性緩解期

1型糖尿病人早期經胰島素治療一段時間後,β細胞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復,病情緩解,此時可少用或停用胰島素治療,稱為「自發性緩解期」。胰島素抗體可影響此緩解期的長短。由於抗體能結合和消耗內源性胰島素,因此有抗體病人復發率明顯高於無抗體組,即:病人血胰島素抗體水平與自發緩解期長短呈負相關.

(3)胰島素抗體與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夜間自發性低血糖可能與胰島抗體有關。胰島素抗體可結合血中大量胰島素,當夜間血酸度增高、血中游離胰島素下降較快時,胰島素與抗體解離,釋放而引起低血糖綜合症。當使用高純胰島素使胰島素抗體減少或消失,低血糖發作亦可減少或停止

(4)胰島素抗體與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婦女懷孕後,胰島素抗體水平下降。這是由於母體雌、孕激素升高而抑制抗體生成。有報告指出,母體胰島素抗體通過胎盤而沉積於胎兒的胰臟,從而導致遺傳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者應用純胰島素降低胰島素抗體水平。

(5)胰島素抗體與糖尿病晚期合併症

胰島素抗體可能促發或加重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業已證實胰島素抗體IgG沉澱於實驗動物的腎小球,類似腎小球結節性硬化。臨床證實,胰島抗體水平高的病人、糖尿病腎病及增殖性視網膜病發生較早

(6)胰島素抗體與胰島素抵抗

糖尿病病人在使用胰島素過程中,可因血中胰島素抗體生成較多而使受藥者對胰島素逐漸不敏感,此時血中抗體結合率高,換用純胰島素後可使抗體明顯下降,同時用藥劑量減少,需用超常量胰島素才能產生正常量反應時稱為胰島素抵抗。
出現胰島素抵抗的患者血清胰島素抗體結合容量大於9U/L,而非抵抗者5U/L以下,大多數小於0.1U/L。使用高純胰島素是解決由胰島素抗體引起的胰島素不敏感或胰島素抵抗唯一有效的辦法。

源自:37度醫學網
http://www.cndm.net/news/detail.php?toid=9683

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糖尿病與免疫損傷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內分泌科 邱明才 (07-9-20 1075)

2007822,在英國牛津大學糖尿病研究中心進行的學術交流活動中,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邱明才教授作了題爲“糖尿病與免疫損傷”的學術報告,得到了英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小組副組長David Matthews教授的高度評價。

早期免疫抑制治療爲根治糖尿病帶來希望

我的研究興趣起始於一位患有牛皮癬的糖尿病患者。該患者爲28歲男性,患有嚴重的高血壓和腎病綜合征,因青光眼完全失明。給予甲基強的松龍40 mg/d治療1個月後,腎病綜合征有效緩解,青光眼所致的劇烈頭痛明顯減輕,牛皮癬也完全消失。由此,我想到皮膚的病變可能與腎臟之間存在密切聯繫,並在臨床工作中發現許多糖尿病患者脛前有黑色素沈著。小樣本流行病學調查表明,24%的糖尿病患者有脛前皮膚黑斑。

我們對16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腎和皮膚黑斑活組織檢查。結果發現,兩種器官存在幾乎完全相同的免疫複合物沈積,IgAIgGIgMC3C1q FRA,而腎臟的病理形態學改變卻千差萬別,只有部分患者符合糖尿病腎病的病理學特徵。這些患者的胰腺是否也存在相似或相同的損傷機制,我們對此一無所知。

基於上述發現,我們於6年前在臨床上開始應用胰島素強化治療的理念,同時給予患者小劑量環孢素A(25 mg,bid)。經過大約1年的治療,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中的血糖水平可恢復到正常水平,胰島素水平也有大幅提高,但高峰後移。目前我們隨訪治療初步取得成功的糖尿病患者多於10,其中最長隨訪已超過5,最短1年。因此,我們堅信,發病早期實施免疫抑制治療是根治糖尿病並預防衆多慢性並發症的有效措施。

防治併發症新發現

我們應用鏈脲佐菌素(STZ)誘導糖尿病大鼠多器官免疫損傷,發現糖尿病大鼠視網膜上有免疫球蛋白和補體的沈積,眼肌上也存在免疫複合物。於是,我們在臨床開始應用環孢素A治療糖尿病急性眼底出血,取得非常好的療效。今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的報告表明,球內注射糖皮質激素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的眼底病變,與我們的學術思想如出一轍。

在血管研究方面,我們也有新發現,即糖尿病大鼠的主動脈壁和心肌同樣有免疫球蛋白和補體的沈積,應用環孢素A進行干預可有效阻止沈積,減輕免疫對血管壁內皮細胞和心肌細胞的損傷。病理學、免疫組化、電鏡的檢查結果都證實了這一點。此外,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許多炎性因數,如腫瘤壞死因數α(TNFα)、核因數κB(NFκB)、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的表達大幅度減弱,均提示免疫損傷在先,炎症過程在後。

結合臨床遇到的糖尿病足,我們認爲長期血管炎導致的血流減少是傷口難以癒合的重要原因之一。於是,我們嘗試在甲基強的松龍靜脈輸入的同時給予2周抗菌素治療。很多人擔心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會使血糖升高,但幾例糖尿病足患者試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後,高血糖不僅沒有加重,反而呈下降趨勢,最後空腹血糖竟達正常水平。1例嚴重的糖尿病足患者經過6個月治療(3個月用強的松),足部傷口逐漸長出新的肉芽,皮膚從外周向中心生長,最後竟完全癒合,開創了應用甲基強的松龍治癒糖尿病足的先例。我們在對這例患者的三角肌進行活檢後發現,在治療的前3個月,患者肌肉細胞表面仍存在許多免疫複合物和補體。而後3個月甲基強的松龍的應用使免疫複合物沈&#31215 ;減少,胰島素敏感性增加是血糖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他糖尿病足患者三角肌活檢也顯示出相同的結果。

基於對血管病變的認識,1例患有頸部巨大癰的糖尿病患者在沒有輸血(患者血紅蛋白水平低於8 g/L)及蛋白的條件下,僅每日補充少量的醋酸潑尼松(5 mg,bid),傷口在10周內完全癒合,大有四兩撥千斤的療效。我們考慮,患者可能存在垂體炎或垂體血管的炎症,導致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而這種並發症的源頭還是與免疫損傷有關。即使該患者24小時尿皮質醇高於正常,我們認爲這是機體在應激狀態下的一種必然反應,其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分泌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依然不足。在補充了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後,患者在出院時傷口癒合,貧血得到完全糾正,血清白蛋白水平也恢復了正常。

責任編輯 王斕

http://www.cmt.com.cn/article/070920/a070920c0801.htm

2007年9月26日 星期三

趁黃金五階段 教他愛自己

本文值得分享給所有第一型糖尿病童的家長們 :)

-------------------------------------------------------
文●成章瑜《商業周刊》

今年初,《商業周刊》曾推出「快樂國丹麥」專題,探索這曾經是高自殺率的北歐雪國,為何能轉型為全世界快樂指數最高的國家?剝絲抽繭後發現,這與改革後的教育價值有相當大關係。

丹麥的教育,是自小從人「出發」,從幼兒時期培養孩子的社群能力,到訓練孩子多元的嘗試,不侷限在教科書上的學科學習。誠如一位丹麥教育家所說:「增加知識固然重要,但若一個人無法體認人生的重要,那麼所有的知識都沒有力量。」丹麥人不在於教育孩子可以做些什麼,贏過多少人,更是「我是誰」的自我探索與認識!

影響,始於幼時——
憂鬱、精神疾病,都在幼年埋下導火線

反觀台灣,教育努力傳授一個又一個的知識。「但是沒有人教你,你是誰?你為什麼而活?」陽明、中央、交大、清大四校聯合校長曾志朗說。如何學習成為一個「人」, 過程是掙扎的。從「我想成為」、「我能成為」,到「真正的我是誰」,而不是「我應該是誰」的歷程間,中間有太多的選擇、掙扎、抗拒、接受、適應、改變和突破,但是我們通常只追求標準答案:「如何成功,而非如何活,」曾志朗說。許多人的厭世、底層的不快樂…,都與「我是誰」的定位探索不足,有很大關係。

人,在發展歷程中,童年到青少年間的早期經驗,通常是黃金人格發展期,也是「我是誰」的重要探索期。人生的光和影,也在這個時候發生。

十一歲的小秀,放學回來自動煮飯,幫妹妹小穎洗澡,有時候,她會把小穎抱在腿上,幫她把頭髮吹乾,就像媽媽一樣。自從媽媽自殺後,小秀在別人面前總是大笑,像要掩飾什麼,但是她好痛苦。大熱天的,她穿了三件衣服,團團把自己包住,因為她認為這樣最安全;七歲的小穎,一年級了,卻常常尿褲子。一下課,她不跟其他同學玩,一直瘋狂的在教室繞圈圈,直跑到上課為止。這是一個媽媽自殺,爸爸三度自殺未遂的個案,發生在高雄楠梓。

兒童期的人格發展影響一個人至深,很多研究都發現,許多自殺或憂鬱症疾病的成因,從早期人格發展中,就已埋下導火線。案例中的小秀,就是過度早熟,認為自己的角色應該和媽媽一樣;小穎則是行為退化,而且有嚴重的失親焦慮,才會一直奔跑。

生命早期經驗,是建立人格的黃金階段,如果沒有正確的發展,可能會導致日後人格方面的問題,像邊緣性人格、強迫性人格、反社會人格…等。如果父母能提早注意,在孩子未來遇到問題、挫折,或是不可預期的家中變故時,就能有健全的人格,度過人生難關。

奠基,為時未晚——
十八歲之前,要讓孩子充分探索自我

什麼是黃金人格期?

George是一家創投公司的經理,平時上班忙,他和目前台灣很多假日父母一樣,只在週末才把孩子從保母家接回來。女兒兩歲了,有一天他接孩子回來,孩子不但大哭,而且用小拳頭打他。他很疑惑,女兒是在鬧脾氣嗎?

零到一歲的兒童,是發展自信及安全感的關鍵期。此時的孩子需要肢體的接觸,像擁抱、親吻、握手,需要父母或重要他人像老師的傾聽。如果缺少肢體的接觸,愛的匱乏,會讓孩子在未來遇到挫折時,因缺乏安全感會轉而攻擊自己。別小看只是母親的短暫離去,孩子都會有「分離焦慮」。

三歲定終身也是有原因的。一到三歲的孩子開始探索世界,這時吃飯掉飯粒,或是玩電插座,父母的態度不是打罵制止,而是握住小手教導,如果阻斷探索,孩子自然退縮,存在感自然低落。

三到六歲,則開始對自己的身體好奇,父母這時要正確的引導認知,否則孩子長大後,會有罪惡及內疚的情感性疾患。

十歲的小祥,下了課喜歡和同學一起打球,打完球再回家寫功課,但父母認為打球會影響成績,不讓他打,小祥好沮喪,跟同學說,他好想死。

六到十二歲,是孩子透過學校老師和同學,開啟認識世界的窗口,許多父母這時都忘記放手。孩子依附在父母的觀念下成長,看不到自己的長處,未來不會跟自己相處,也不會跟別人相處。反之,社會適應力越高,受挫的能力也會越好。

十二到十八歲的孩子,必須在同儕關係裡找到自我認同,是進入大社會前的關鍵期。這時的孩子需要同儕與團體關係證實自我的存在。但父母都怕孩子飛走,對於同儕人際關係反而嚴格限制,導致孩子情緒沒有出口,自我角色也會混亂。

思考,活在當下——
在生命花園裡找出自我的價值

回頭想想,在你的生命歷程中,你是怎麼過的?你的父母又是怎麼要求你的?

執業二十年的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說,在他的病患中,最近出現龐大的「後青年」及「後中年憂鬱」問題,站在事業成功的頂峰,人生突然走不下去了。因為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誰?為何而戰?「自我概念被壓抑,很容易失去自發性動機,」王浩威說。

黃金人格期中自我系統的發展,深深的影響成人期所有生涯發展是否順利,以及一個人終生追求的價值。

自我概念的特性是:

自我: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理想我:我應該是怎樣的一個人?

世界觀:對自己以外的人、物、大自然、世界倫理的看法,以及這世界中我的定位。

「自我概念積極者,學習動機較強,有助發展自己的生涯,」牧愛生命協會執行長吳美麗說。反之,生命中如果缺乏光,陰影很可能變悲傷、憤怒、甚至產生攻擊自我的行為,形成人格方面的疾病。

「都是你的錯!」「你到底是怎麼搞的?」這樣的咆哮、獨裁、批判,是我們常聽到的指責。這裡面透露的訊息跟童年的早期經驗,被壓抑的受傷,以及害怕失去控制有關。這種手指指向別人,很少指向自己的人,特質是非常自我中心,但心中又極度缺乏安全感,「是潛在的邊緣性人格疾患,」吳美麗說。

若換成的場景是:「都是我的錯,」「我不值得,」「我想要讓你高興。」這種事事討好,常道歉、懇求、讓步以及用低姿態取悅他人的人,常常強烈要求自己,是完美主義者但又缺乏自信,「這可能是憂鬱、焦慮、有自殺傾向的潛在病患,」心理諮商師也是薩堤爾人文中心執行長趙曉娟說。

觀看自己的生命歷程,有時很殘忍,但也是人生找到下一個出口的必要路徑。

當很多人還在思考我是誰時,曾志朗很小就開始思考:「我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

曾志朗說,就生物的多樣性來思考,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命花園。真正的多樣性是,我跟別人不一樣沒有關係,別人跟我不一樣也無所謂,在不一樣裡,也許生活情境很好,也許並不理想,兩者間我如何找我的定位,然後如何增進我自己。這個世界,有木匠、有工匠、有科學家、有舞蹈家,也有掃地的清潔工,這個世界組合起來就很美。「了解生命,一定要從這個地方去想,」他說。

在丹麥情況正式如此。知名銀飾公司喬治傑生(Georg Jensen)的銀匠麥克.伯克佛(Michael Birkefeldt)的大女兒立志當演員。這並非台灣父母望子成龍型的工作,但這位丹麥爸爸全力支持,他說:「她們必須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找到自己的人生!快樂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必須要能選擇自己的人生!」

「這麼多人想放棄生命,因為生命中缺少一份值得,」政大心理系教授許文耀說,他從小患有小兒痲痺,但是陪著他面對人生的,其實只是媽媽剛出爐的饅頭,一種熱騰騰、冒煙的幸福。這裡面有一個愉快的記憶,就是孩子跟媽媽→做的過程→相互的陪伴→慢慢變出饅頭→好吃的香味…。生命中的真正的曙光,常常就是來自重要他人,相處時間,及共同經歷的發展歷程。

體認,真實自我——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看到自己的長處

「我已經夠努力了,」「我的努力就到這邊了,」「你不要叫我再努力了。」這是很多孩子和父母的對話。努力,也是目前生命困境的一大迷思。努力不等於能力,努力並不能解決一切。「我們應該強調能力增強觀,遇到挫折,能力不夠沒有關係,我可以透過學習來增強,看到自己能力的長處,就能設計脫困的方法,」許文耀說。當生命學習欣賞、悅納、肯定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並尊重與激勵別人,身心自然能安適的立足天地之間。

台灣憂鬱及自殺率飆至五十年新高,缺少的就是對生命的覺察。從政府,從家庭,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在官方,教育部雖有生命教育學習網(http://life.edu.tw/homepage/091/new_page_2.php),亦有少數針對生命教育的教材資源,但使用者稀,台灣中小學共三千八百多所,截至五月底,教材連結的最高點閱數卻僅一千多筆,且相關資源多為平面的檔案,缺乏多媒體等更多元、豐富的內容及呈現方式,這正反映對生命教育的匱乏與不足。

在家庭與個人,問一問你,是不是錯過了人生的黃金人格發展期。你,還要讓你的孩子拚命追求第一名,在生命花園中迷路嗎?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微量營養成分:第一型與第二型糖尿病的營養治療建議

鄭維理醫師

糖尿病患者應該被教育有關從天然食物來源攝取適當維他命與礦物質的重要性,以及補充超量維他命與礦物質的潛在毒性。雖然難以偵測,不過一旦確定缺乏維他命與礦物質時,補充是有益的。

有些族群,例如老人、孕婦、哺乳女性、純素食者與使用限制熱量飲食者,每天補充一顆綜合維他命或許是有益的。

因為糖尿病或許是一種氧化壓力增加的狀態,一直有人對處方抗氧化維他命給糖尿病患者深具興趣。一般而言,巨量的膳食抗氧化物──維他命C、維他命E、硒、貝他胡蘿蔔素與其他類胡蘿蔔素──並未顯示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癌症具有保護作用。

雖然大型觀察研究顯示飲食或補充抗氧化物與心血管益處之間有關,可是大型安慰劑對照試驗無法顯示有益處,而且有時候還會發現抗氧化維他命的副作用。

葉酸在預防出生缺陷的角色已被廣為接受,可是葉酸補充在降低同半胱胺酸與減少心血管事件的角色尚不明確。維他命B1、B6與B12在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角色尚未建立,而且不能建議當成一種常規的治療選項。

在新診斷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使用菸鹼酸是否能夠保留貝他細胞,還在研究中;不過,還沒有明確發現其益處。

缺乏某些礦物質,例如鉀、鎂與可能的鋅和鉻,或許會惡化碳水化合物的耐受不良。只要偵測血清中的鉀或鎂數值,就可以輕易地知道是否需要補充;可是要知道是否需要補充鋅或鉻可就困難多了。

補充鉻(chromium)對血糖的益處曾經報導過,不過,參與研究者的鉻最初狀態或許在臨界邊際,而且在最大型研究中,都沒有評估最初與補充後的鉻狀態。其他設計良好的研究在補充鉻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方面,並無法顯示任何顯著益處。目前,補充鉻對糖尿病患者的益處尚無定論。

每天攝取1000~1500毫克的鈣,尤其是老年的糖尿病患者,值得推薦。這種推薦是安全的,而且有可能減輕老年人的骨質疏鬆症。年輕患者補充鈣的價值還不明確。釩鹽(vanadium salts)糖尿病的角色已經被探究。效果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而且還可能有毒。

許多草藥顯示對血糖有輕度的益處,不過,商業化產品並未標準化,而且活性成分的比例變化很大。對於糖尿病患者,沒有證據顯示草藥具有長期益處。它們也有可能與藥物發生交互作用。因此,讓醫療照顧者知道糖尿病患者使用這些產品是重要的。

沒有缺乏維他命或礦物質的糖尿病患者,若是非要補充維他命或礦物質,並沒有明確證據顯示有益。不過,預防出生缺陷的葉酸與預防骨質疏鬆的鈣是例外。

【B級證據】

※對於沒有潛在缺乏微量營養成分的糖尿病患者而言,並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補充維他命或礦物質有益。例外情形包括:預防出生缺陷的葉酸與預防骨質疏鬆的鈣。

※因為長期效果與安全性的不明確,並不建議在飲食中常規補充抗氧化劑

2007年9月23日 星期日

第一型糖尿病 (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 治療的新展望

蔡東華 張恬君 * 莊立民 *
彰化基督教醫院 內科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內科部新陳代謝科 *

摘要

典型的第 1 型糖尿病乃因自體免疫破壞胰島β-細胞的一種疾病,僅僅靠胰島素注射治療並不能達良好的控制而預防諸多慢性併發症的發生。 胰島素分泌組織的移植,使得對第 1 型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有令人鼓舞的期待;但不論是胰臟或胰島細胞的移植都得面臨手術之併發症及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之副作用,而胰島細胞移植的成功率尚面臨考驗。 因此,細胞及基因治療亦將成為未來研究發展的焦點,以取代第 1 型糖尿病患之多次胰島素注射治療的方法,使糖尿病的治療更趨理想之境界。

關鍵詞:
多重幹細胞 ( Pluripotent stem cells ) 轉錄因子 ( Transcription factors ) 胰–十二指腸同源區蛋白質 ( PDX-1 ) 前胰島素轉化酵素 ( Proinsulin convertase )

前言

典型的第 1 型糖尿病患 ( Type 1a ) 由於自體免疫破壞胰島β-細胞,導致胰島素的缺乏,使得終生需賴胰島素的注射治療維生。 目前雖有多種不同胰島素注射療法,使血糖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僅僅靠胰島素治療並不能達到理想的控制而預防視網膜、腎臟、神經以及心臟、大血管病變的發生。 1993 年美國糖尿病控制及合併症試驗 (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DCCT ) 的研究顯示,經過嚴密的血糖控制 ( 配戴胰島素幫浦 ( CSII ),或一天三至四次,甚至更多次胰島素注射 ) 能延緩第 1 型糖尿病患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併改善症狀延長壽命1, 但卻無法治癒疾病本身,無法完全避免視網膜、腎臟及神經病變的發生; 同時,嚴格的控制也相對提高了三倍嚴重低血糖發生的危險性,且對一些配合意願不高或無法配合的患者,也很難達成一天多次注射的要求。 胰島素分泌組織的移植,將使得第 1 型糖尿病患對血糖控制的生理需求能獲得精確的調解。 但不論是胰臟或胰島細胞的移植都面臨免疫排斥及自體免疫反應的問題。 胰臟移植的成功率雖較高,但手術之併發症大2-4; 而胰島細胞的移植尚面臨種種未能解決的問題,使得胰島細胞移植成功率偏低5-7。 Cretin 等報告胰臟移植術後一年的存活率可高達 70%以上; 而胰島細胞移植術後一年可達正常基礎 C-peptide 值及改善血糖調節有 20%,但不需依賴胰島素者僅有 8% 5。 最近的文獻報告,雖無統計數字,胰島細胞移植都相當成功6-8 。不過面對移植手術之併發症、需長期服用副作用大之免疫抑制劑2-5,9-11及胰島細胞移植的成功率尚待考驗情況下,於是近來有些專家學者將焦點轉移至細胞及基因治療上12。

體外幹細胞 ( stem cells ) 培養
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胰島發育始於一個未分化的前導細胞胰管上皮幹細胞,而後胰管上皮細胞迅速增生,分化成不同的內分泌細胞的族群。 所以一般認為胰島內分泌細胞的分化源於同一胰管上皮細胞13。 由於胰島細胞移植因供體不足、分離純化過程中胰島細胞的流失,不易取得足夠大量純化的胰島細胞,常為胰島細胞移植失敗的原因之一5,9,10,14,15,於是有些學者開始研究胰臟多重幹細胞作為替代來源。如同造血多重幹細胞具有更新血循環中血球細胞之能力,由人類胚胎細胞培養而得之多重幹細胞具有分化成各種細胞之能力16。

最近Cornelius等成功的從前糖尿病鼠 ( prediabetic mice ) 胰管分離出製造胰島之多重幹細胞,於體外培養分化成未成熟之功能性胰島狀細胞,且能表現低量胰島素分泌17。

Soria 等的報告從鼠胚胎幹細胞分化而得之胰島素分泌細胞,能夠改善由 streptozotocin 所誘導之糖尿病鼠血糖的控制18。而 Ramiya 等由成年非肥胖型糖尿病鼠 ( non-obese diabetic mice,NOD ) 前糖尿病期 ( prediabetic ) 之胰管所分離出之多重幹細胞經體外培養分化,每個胰臟能產生之功能性胰島細胞增加約高達一萬倍。再將體外生長之胰島細胞植入糖尿病鼠 ( NOD ) 腎臟之囊下區,結果有植入體外培養之胰島細胞的老鼠血糖比對照組得到明顯的改善; 而且未見植入之胰島細胞受到自體免疫的破壞19。 此結果告訴我們經由多重幹細胞於體外培養分化出胰島細胞,雖然目前仍有一些問題尚待解決,但此技術對於無法取得足量的胰島細胞以供胰島細胞的移植,給了我們未來一個新的方向,同時也給了第 1型糖尿病患另一種療法的新途徑。 此外,由體外培養出胰島細胞,不受自體免疫排斥,更可減少使用免疫抑制劑所帶來之副作用。

在體內胰管上皮細胞要分化成不同的內分泌細胞的族群尚受許多因子影響,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20(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轉化生長因子-α1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 )、 肝細胞生長因子21(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 再生基因-1 22 ( regenerating gene-1 )、胰島新生相關蛋白質23 ( islet neogenesis-associated protein ) 等等。

利用這些因子於體外胰島幹細胞培養,或許將可於體外製造更合適的胰島幹細胞培養環境,以分化成更適於移植之胰島細胞之質與量。

轉錄因子 ( Transcription factors )
胰臟蘭氏小島由四種不同內分泌細胞包括α、β、δ及 pp 所組成, 分別製造荷爾蒙glucagon、 insulin、somatostatin 及 pancreatic polypeptide。 胰島細胞的成長包含二部份: (1) 原先存在之β-細胞的增生或複製,(2) 胰管上皮細胞分化胰島的新生13。

最近研究顯示,一開始內分泌細胞能表現多種荷爾蒙,而後發育逐漸侷限於單一荷爾蒙的表現。 故在胰管上皮細胞分化這過程中需一些特殊的轉錄因子來加以調解,包括螺旋–環–螺旋( helix-loop-helix ) 及同源轉換區 ( homeodomain ) 蛋白質 24,25。 其中辨識同源轉換區轉錄因子胰–十二指腸同源區蛋白質 ( PDX-1,又稱 IPF-1、IDX-1、STF-1 或 IUF-1) 為胰島素基因轉錄最重要的調解因子26-28,在胰臟內分泌細胞發育中扮有決定性角色。 PDX-1表現於胰臟發育早期鼠胚第 8.5 天27,在發育晚期而後逐漸侷限於成熟胰島製造細胞β-細胞及一部份δ-細胞29。 在胰島表現蛋白的許多基因之啟動子,能活化胰島素基因轉錄,及調節多樣的胰島內分泌細胞基因的表現, 包括 insulin 28、 somatostatin 30、 glucokinase 31、 glucose transporter 2 ( Glu t2 ) 32 及 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 33 。 PDX-1 表現於幾乎所有發育早期的胰臟上皮細胞,所以被認為扮演控制胰臟發育之主要基因。 實驗證實若將PDX-1 因子在發育早期破壞或去除,將導致無胰臟之鼠的產生 34,35。 同樣的,若 PDX-1產生基因突變,亦導致人類的胰臟發育不全,進而影響血糖的控制 36-38。

其它轉錄因子如 BETA2/Neuro D 及 neurogenin 3 ( ngn3,同樣均為基本螺旋–環–螺旋之蛋白質 ) 皆表現於胰臟胚胎發育早期,ngn3 扮有誘導 BETA2 表現的角色 25,兩者對胰島素基因轉錄及早期胰內分泌細胞的發育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39。 如缺乏 BETA 2/Neuro D 及 Neurogenin 3,則老鼠將因無法產生任何胰內分泌細胞,而於產後死於糖尿病25,39 。

此外尚有 IB 1、Isl 1、Pax 6、Pax 4、Nkx 2.2、Nkx 6.1、Hlxb 9 以及正在研究或尚未被發現之轉錄因子 25,40 ,這些基因分別在胰島內分泌細胞的增生、分化及型態的表現分別扮有重要的角色。 對這些基因的進一步瞭解,將有助於糖尿病治療的發展。

肝細胞轉換成ββ– 胞細胞
第 1 型糖尿病患治療的方法,除了胰島素注射外,目前的焦點似乎集中於胰臟或胰島細胞的移植上。 最近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β–細胞替代物的誘導以取代已受損之胰島細胞功能,也是另一種值得探討的治療方法10 。 眾所周知,肝臟具高度再生能力, 佔有高比例功能性原細胞。 肝原細胞具多重潛力,保有分化成肝細胞之能力,因此肝臟乃為第 1型糖尿病患提供了一個胰臟外胰島素合成的最佳靶器官。

糖尿病患治療理想的細胞替代物需具有與β-細胞相同的特性:感應葡萄糖之構造,有效的轉換前胰島素成為胰島素,有效的調節胰島素的分泌以對血中葡萄糖或其他物質加以反應。 然而到目前為止非胰島素細胞並無轉換前胰島素 ( proinsulin ) 成血中胰島素以足以應付代謝所需之能力。肝細胞仍缺乏轉換活性弱之前胰島素成為成熟荷爾蒙所需之前胰島素轉化酵素 ( proinsulin convertase , PC ),且肝細胞也缺乏分泌機制的調節。

Woo 等以反轉錄病毒 ( Retrovirus ) 基因治療在肝臟中表現前胰島素,結果被轉導之肝細胞可以合成前胰島素,其胰島素活性雖足以抑制大量肝醣的分解,三酸甘油脂的積聚,及肝中酮酸的形成,但仍無法改善血糖的控制41。

Mitanchez 等以轉殖基因鼠 ( transgenic mice ) 來表現人類肝之前胰島素 cDNA 或突變的前胰島素 cDNA,結果雖然突變的前胰島素能被有效的轉換成胰島素,但肝細胞轉殖基因表現人類胰島素卻被內生性之胰島素所抑制42。 於是為改善轉殖基因之轉錄的控制,及肝細胞前胰島素被有效的轉換成胰島素,焦點集中於肝細胞調控胰島素分泌的整組基因加以轉移。

Ferber等利用重組腺病毒調控將胰島素之轉錄因子PDX-1轉移至BALB/C 及C57BL/6 鼠肝細胞中,PDX-1 促進胰島素基因表現,使肝細胞分泌胰島素。 雖然量遠低於胰臟的分泌,不過在血清中所測得胰島素之免疫活性已為控制組的三倍,且能改善由 streptozotocin 誘導所產生之糖尿病鼠的高血糖12。 以含 PDX-1 的腺病毒 vector 靜脈注射老鼠,約 60%的肝細胞能合成 PDX-1。 在肝中俱免疫活性之胰島素增加 25 倍,其中 59%為完全處理之胰島素,41%為前胰島素,可能是因前胰島素轉化酵素 PC1 及 PC3 在肝細胞被誘導。 在血清中俱免疫活性之胰島素則增加 3 倍 43。 PDX-1 在一些肝細胞的表現為活化內在前胰島素基因之表現但未具轉換荷爾蒙的分泌,小於 1%之肝細胞發生更顯著轉分化成β–細胞外表型,誘導 PC1 及 PC3,使前胰島素完全轉換及荷爾蒙儲存。

是否有肝細胞次族群受外來 PDX-1 之誘導,使肝細胞發育發生轉變,目前仍不清楚。不過要製造一個新的β–細胞是非常複雜不易的,此種轉分化肝細胞技術提供了一個擴充β–細胞表現型至自體的胰臟外組織取代功能受損之胰島細胞的途徑。糖尿病患治療的方法,除了胰島素注射外,焦點不應只集中於胰臟或胰島細胞的移植上,自身肝細胞轉分化成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可免去移植及免疫抑制劑之副作用也值得努力。

結論
要取代第 1 型糖尿病患之多次胰島素注射治療,藉由植入分泌胰島素的裝置或細胞來調解血糖,在不久的未來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動物研究實驗告訴我們,基因治療可應用於許多的代謝疾病,第 1 型糖尿病為胰島素的缺乏,故也被認為基因治療對象之一。 對胰臟胚胎發育過程的瞭解,及經由基因的研究對胰島細胞轉錄因子功能更深一層的認識,未來可預期胰島多重幹細胞的培養分化,及自身細胞轉分化成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作為細胞取代治療,將取代第 1 型糖尿病患之多次胰島素注射甚或移植手術,成為糖尿病治療的主流,使糖尿病的治療更趨理想之境界。

參考文獻
1.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 Engl J Med 1993; 329: 977-86.
2. Alberti KGMM, Zimmet P, DeFronzo RA, Keen H: International Textbook of Diabetes Mellitus. 2nd ed. John Wiley and Sons. 1997; 981-90.
3. Luzi L: Pancreas transplantation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 N Engl J Med 1998; 339:115-7.
4. Sutherland DE, Gruessner AC, Gruessner RW: Pancreas transplantation: a review. Transplant Proc 1998 Aug; 30(5): 1940-3
5. Cretin N, Buhler L, Fournier B, et al: Human islet allotransplantation: world experience and current status. Dig Surg 1998; 15(6): 656-62.
6. Shapiro AMJ, Lakey JRT, Ryan E, et al: Metabolic control after insulin independence in solitary islet transplantation for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2000; 49 (suppl 1):A31.
7. Ferreira JV, Alejandro R, Kenyon NS, et al: Nine year islet allograft function in p'ts with type 1 DM. Diabetes 2000; 49 (suppl 1): A31.
8. Robertson RP, Kendall DM, Sutherland DER, Lanz KJ: Prevention of diabetes for up to 13 years by autoislet transplantation after pancreatectomy for chronic pancreatitis. Diabetes 2000; 49 (suppl 1): A31.
9. 莊峻鍠: 以胰臟與胰島移植治療第 1 型糖尿病的現況與展望. Endocrinol Diabetol 2000;13(2): 19-23.
10. Kenyon NS, Ranuncoli A, Masetti M, Chatzipetrou M, Ricordi C: Islet transplantation:pres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Diabetes Metab Rev 1998 Dec; 14(4): 303-13.
11. Stratta RJ: Immunosuppression in pancreas transplantation: progres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 Transpl Immunol 1998 Jun; 6(2): 69-77.
12. Ferber S, Halkin A, Cohen H, et al: Pancreatic and duodenal homeobox gene 1 induces expression of insulin genes in liver and ameliorates streptozotocin-induced hyperglycemia. Nat Med 2000 May; 6(5): 568-72.
13. Bonner-Weir S, Smith FE: Islet cell growth and the growth factors involved. Trends Endocrinol Metab 1994; 5: 60-4.
14. Rosenberg L, Wang R, Paraskeras S, Maysinger D: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resulting from islet isolation lead to islet cell death. Surgery 1999 Aug; 126(2): 393-8.
15. Paraskeras S, Maysinger D, Wang R, Duguid TP, Rosenberg L: Cell loss in isolated human islets occurs by apoptosis. Pancreas 2000 Apr; 20(3): 270-6.
16. Thomson JA, Itskovitz-Eldor J, Shapiro SS, et al: Embryonic stem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human blastocysts. Science 1998 Nov 6; 282 (5391): 1145-7.
17. Cornelius JG, Tchernev V, Kao K-J & Peck AB: In vitro generation of islets in long- term cultures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adult mouse pancreas. Hom Metab Res 1997; 29: 271-7.
18. Soria B et al: Insulin-secreting cells derived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s normalize glycemia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mice. Diabetes 2000; 49: 157-61.
19. Ramiya VK, Maraist M, Arfors KE, Schatz DA, Peck AB, Cornelius JG: Reversal of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using islets generated in vitro from pancreatic stem cells. Nat Med 2000 Mar; 6(3): 278-82.
20. Rooman I, Schuit F, Bouwens L: Effect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on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ancreatic ductal epithelium. Lab Invest 1997; 76: 225-32.
21. Nakano M, Yasunami Y, Maki T, et al: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is essential for amelioration of hyperglycemia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mice receiving a marginal mass of intrahepatic islet grafts. Transplantation 2000 Jan 27; 69: 214-21.
22. Wang TC, et al: Pancreatic gastric stimulates islet differentat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induced ductular precursor cells. J Clin Invest 1993; 92: 1349-56.
23. Rafaeloff R, et al: 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the pancreatic islet neogenesis associated protein (INGAP) gene and its expression in islet neogenesis in hamsters. J Clin Invest 1997; 99: 2100-9.
24. Sander M, German MS: The beta cell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ncreas. J Mol Med 1997 May; 75(5): 327-40.
25. Hung Hp, Tsai MJ: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volved in pancreatic islet development. J Biomed Sci 2000 Jan-Feb; 7(1): 27-34.
26. Ohlsson H, Thor S, Edlund T: Novel insulin promoter- and enhancer-binding proteins that discriminate between pancreatic α- and β- cells. Mol Endocrinol 1991; 5: 897-904.
27. Ohlsson H, Karlsson K, Edlund T: IPF-1, a homeodomain-containing transactivator of the insulin gene. EMBO J 1993; 12: 4251-9.
28. Kajimoto Y, Watada H, Matsuoka Ta: Sup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PDX-1/ IPF1/ STF-1/ IDX-1 causes decrease in insulin mRNA in MIN6 cells. J Clin Invest
1997 Oct 1; 100(7): 1840-6.
29. Guz Y, Montminy MR, Stein R, et al: Expression of Stf-1, a putative insulin gene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b-cells of pancreas, duodenal epithelium and pancreatic
exocrine and endocrine progenitors during ontogeny. Development 1995; 121: 11-8.
30. Anderson FG, Jensen J, Heller RS, et al: Pax 6 and Pdx 1 form a functional complex on the rat somatostatin gene upstream enhancer. FEBS Lett 1999; 445: 315-20.
31. Watada H, kajimoto Y, Miyagaua J, et al: PDX-1 induces insulin and glucokinase gene expression in alpha TC1 clone 6 cells in the presence of betacellulin. Diabetes
1996; 45: 1826-31.
32. Waeber G, Thompson N, Nicod P, Bonny C: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the GLUT2 gene by the IPF-1/ STF-1/ IDX-1 homeobox factor. Mol Endocrinol 1996; 10: 1327-
34.
33. Watada H, Kajimoto Y, Kaneto H, et al: Involvement of the homeodomain-contain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PDX-1 in 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 gene transcription.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96; 229: 746-51.
34. Jonsson J, Carlsson L, Edlund T, Edlund H: Insulin-Promoter-Factor 1 is requires for pancreas development in mice. Nature 1994; 371: 606-9.
35. Ahlgren U, Johsson J, Edlund H: The morphogenesis of the pancreatic mesenchyme is uncoupled from that of the pancreatic epithelium in IPF1/ PDX1-deficient mice. Development 1996; 122: 1409-16.
36. Stoffers DA, Zinkin NT, Stanojevic V, Clarke WL, Habener JF: Pancreatic agenesis attributable to a single nucleotide deletion in the human IPF1 gene coding sequence.Nat Genet 1997 Jan; 15(1): 106-10.
37. Crisera CA, Longaker MT, Gittes GK: Molecular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organogenesis. Semin Pediatr Surg 1999 Aug; 8(3): 109-18.
38. Habener JF, Stoffers DA: A newly discovered role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volved in pancreas development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c Assoc Am
Physicians 1998 Jan-Feb; 110(1): 12-21.
39. Gradwohl G, Dierich A, LeMeur M, Guillemot F: Neurogenin 3 is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endocrine cell lineages of the pancreas. Proc Natl Acda Sci
USA 2000 Feb 15; 97(4): 1607-11.
40. Madsen OD, Jensen J, Petersen HV, et 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pancreatic beta-cell phenotype. Horm Metab Res 1997; 29: 265-70.
41. Kolodka TM, Finegold M, Moss L, Woo SL: Gene therapy for diabetes mellitus in rats by hepatic expression of insuli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5; 92: 3293-7.
42. Mitanchez D, Chen R, Massias J-F, et al: Regulated expression of mature human insulin in the liver of transgenic mice. FEBS Letters 1998; 421: 285-9.
43. Kahn A: Converting hepatocytes to β-cells - a new approach for diabetes? Nat Med 2000 May; 6(5): 505-6.

The New Future of Treatment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Dong –Hwa Tsai, Tien-Jyun Chang *, Lee-Ming Chuang *
Division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

Typical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is a disease of autoimmune destruction of the islet β-cell,only insulin treatment can’t well control blood glucose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varieties of chronic complications. The transplantation of insulin-secreting tissue give us the exciting expectancy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type 1 diabetes. But either pancreatic or islet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 have surgical and long-term immunosuppressive side effects,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islet cell transplantation still under to be solved. So the cell and gene therapy will also become the focus in the future to replace the many times insulin injection of treatment of type 1 diabetes, and will give us a promsing future in type 1 diabetes.

2007年9月21日 星期五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是一種新陳代謝異常的疾病(disorder of metabolism)--當身體健康時, 在每餐之後身體會把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消化和分解為葡萄糖 (glucose) (見下圖). 葡萄糖是血糖的一種, 是我們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糖尿病 之後葡萄糖便會進入血液中和被細胞吸收作為生長和能量的源料. 在葡萄糖由血液進入細胞的過程中, 我們需要胰島素(insulin). 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臟(pancreas) 分泌的賀爾蒙(Hormone). 胰臟位處於胃的後方.

當我們進食時, 胰臟應當自動地分泌適合分量的胰島素把葡萄糖由血液帶到細胞中. 但糖尿病病人的問題就是不能正常地完成這個步驟. 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病人不能分沁正常分量的胰島素, 或 2.細胞未能正常地對胰島素作出反應. 那麼葡萄糖便會在血液中積聚, 並從尿液中流走. 故此糖尿病患者會失去大量能量來源 (葡萄糖).

什麼是胰島素?

胰島素是由胰臟分泌出來的賀爾蒙, 主要作用是令葡萄糖通過細胞膜 (cell membrane), 從而被氧氣為能量, 或轉化為其他物質作為儲存之用. 胰島素能於肝, 肌肉和脂肪細胞發揮作用.

糖尿病的類型:

糖尿病可以分為三類, 分別為

1. 一型糖尿病 (Type I diabetes)

2. 二型糖尿病 (Type II diabetes)

3. 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1. 一型糖尿病 (Type I diabetes)

Type I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一型糖尿病 (Type I diabetes)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自體免疫疾病是由於身體的免疫系統對自身作出攻擊而成的.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統對自身分泌胰島素的胰臟貝它細胞 (pancreatic beta cells)作出攻擊並殺死他們. 結果胰臟並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 有一些一型糖尿病患者, 需要每天服用胰島素來維持生命.(左圖, beta cell)

在現今的科學界, 科學家還未能找到身體攻擊胰臟貝它細胞的真正原因, 但他們相信這病跟遺傳因素 (Genetic factors) 和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例如病毒(Virus), 是有關連的.

有說是跟Chromosome 6 的幾個基因所產生的幾種人類淋巴球抗原 (human lymphocyte antigens) (HLA)有關. 其中HLA-B8 和HLA-B15 被發現在一型病人中含有比常人較高的份量. 其中的假說是克沙奇病毒 (Coxsackie B-4 or mumps virus) 感染了Beta 細胞. 跟著被破壞的beta cells流回到血液中. HLA 發現了這些細胞並誤認為入侵者故大量生量有關的抗體. 但結果這些抗體卻連正常的beta cell也殺掉. 故最後沒有足夠的beta cell 生產胰島素.

一型糖尿病的患者通是是兒童 (children)和較年輕的成年人(young adults), 但任何年齡的人也有機會患病. 一型糖尿病 的病徵通常在很短的時間內便會顯現出來.

病徵 (Symptoms)包括口喝 (thirst), 多尿 (urination (polyuria)), 常常覺餓 (constant hunger(polyphagia)), 體重下降 (weight loss), 視力下降(blurred vision), 組織脫水 (polydipsia)和十分地累(extreme fatigue). 如不作妥善的醫治, 可以導致致死的併發症--糖尿病昏迷症(Diabetic Coma) 或稱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是因為身體大量地使用脂肪作為能量, 故大量的酮體 (ketone body) 聚集在身體內和血液中而使pH下降至7.35以下.

increase in ketones->acidic plasma pH (less than 7.35) --> destruction of enzymes --> come --> death

Hyperglycemia -> polyuria ->K+ and Na+ loss -> dehydration (osmotic diuresis) -> shock -> coma -> death.



2. 二型糖尿病 (Type II diabetes)

Type II Non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

二型糖尿病 (Type II diabetes)為最普遍的糖尿病. 差不多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的糖尿病人是二型的. 通常在40 歲時病發, 55 歲為病發的高峰期. 八成二型患者是過胖的. 二型患者通常會有肥胖 (obesity), 高血壓(Hypertension), 高血脂 (high levels of blood lipids)等疾病. 很不幸地因現在很多年輕人很肥胖, 故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年紀有所下降.

二型的患者通常能夠分泌足夠的胰島素, 但因為未知的原因, 身體不能有效地使用胰島素. 這個情況叫作胰島素阻抗性(insulin resistance). 而且過了一段時間後, 胰島素的分泌亦會減少, 變成類為一型的同類.

二型的病徵需在較多的時間來形成, 不像一型只要很短的時間便出現病徵. 有些患者甚致沒有病徵. 病徵包括了疲倦(fatigue), 噁心 (nausea), 多尿 (frequent urination), 多渴 ( unusual thirst), 瘦 (weight loss), 視力下降(blurred vision), 常受感染 (frequent infections), 和傷口較難痊瘉 (slow healing of wounds or sores). 

3. 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妊娠期糖尿病只發生在懷孕 (pregnancy)時. 情況就像是二型糖尿病. 通常生產後就會回復正常.

糖尿病的併發症

糖尿病可以影響血管和神經, 所以能導致impaired circulation, impaired vision, 和loss of sensation in the limbs.

糖尿病亦能導致身體受到感染而傷口又不能痊瘉.

糖尿亦有可致導致中風.

糖尿病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糖尿病的診斷方法:

    (A)尿糖測試法(Urine glucose test):會受病患腎功能影響。

這是一個糖尿病的初步診斷a screening test. 糖尿病人的尿液urine中的葡萄糖較正常人為高.

除了每天的第一次排尿外, 收集全天的尿液. 以試紙作測試.


    (B)空腹血糖值(Fasting Plasma Glucose Level):高於200mg/dL即判為DM。

在測試前八小時不吃不喝.

正常的讀數應當是少於 110 mg/dl (milligrams per deciliter)

讀數在110 and 125 mg/dl 之間代表葡萄糖代謝glucose metabolism有問題.

大過126 mg/dl 代表有糖尿病.


    (C)Oral Glucose(110mg%)tolerance Test(OGTT)

1. 病人先測試血糖

2. 再飲用特制糖水, 後再測試血糖

3. 把兩種讀數比較

正常人應血糖應該於一段時間後回落. 但糖尿病人的血糖會長時間(兩小時)處於高水平 >= 200 milligrams per deciliter or mg/dl.


    (D)飯後兩小時血糖(Two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sugar):(2HPPBS)




    (E)Hemoglobin Alc:
     Alc 為hemoglobin 的一種.

正常為3~6%(5.8%=84mg%), 糖尿病患者為10-28%.



什麼是酮尿症Ketonuira?

酮尿症就是尿中有過多的酮體ketone body, 這病是時常伴隨糖尿病的一種病. 當身體因糖尿病而過少葡萄糖時, 脂肪便會被使用作能源.

游離酸Free fatty acid (FFA) 以β-氧化作用beta-oxidation 來分解出乙醯輔脢A (acetyl-Co A) 以制做ATP, 而酮體ketone body 即為這作用的副產品. 當太多beta-oxidation 時, 便產生太多ketone, 乙醯乙酸acetoacetate 和beta-hydroxybutyrate. 過多的ketone body 會伴隨鈉鹽sodium salts 一起排出而令到身體大量失去水份而現脫水. 又因失去太多sodium salt, 使身體的pH 失去了平衡的機制, 血液便開始酸化. 酸化後的血液會導致很多的enzyme 不能正常作以至正常生理功能出現問題.

糖尿的飲食治療

為什麼要飲食治療?

1. 患者如果不作治療, 會導致高血糖症 (hyperglycemia)--糖份會因此而由尿液流走.

飲食治療的目標!!

* 低卡路里飲食 (特別減少進食需要insulin 的糖).
* 兒童在低卡路里飲食同時要注意有足夠的能量.
* 每餐相隔應該5小時, 每日六餐. 多餐小吃.
* 低卡路里飲食 (減肥能增加insulin receptors)
* Carbohydrate控制炭水化合物的吸收.
小吃sucrose
應佔50 至60 % 的total kcalories, 當中應主要為complex carbohydrate, e.g. rice, corn,bread,potatoes.
* Fat 控制脂肪的吸收.
* 30% of total calories
* 1/3 saturated, 2/3 polyunsaturated fats
* Protein
* 12-20% of the total calories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日本發展出低價DNA晶片 可篩選診斷疾病

希望這種晶片也能造福一型糖尿病潛在或初期患者.
-------------------------------------------------------------------
中廣新聞/馮小龍 2007.09.20

日本一家公司宣布,他們發展出一種廉價的DNA晶片,可以透過分析個人的遺傳基因類型來診斷疾病,由於價格非常低廉,可望得到進一步的普及。

位於日本名古屋市的日本礙子公司(NGK)宣佈,這種廉價DNA晶片技術,可使每次檢查所負擔的晶片費用由原來的幾萬甚至十萬日元,降低到一千日元左右,約折合285元台幣

這種晶片除了可用於研究外,也可對是否容易罹患代謝症候群及心肌梗塞等疾病的診斷提供幫助。目前有些醫院已經使用了這項技術,由於價格低廉,應可快速普及。

這種晶片是把患者血液中提取的DNA滴到薄片上觀察反應,從而分析遺傳基因。由於它可以針對診斷目的,只使用到幾百種遺傳基因,所以能夠降低製造成本。

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南瓜有妙用 提煉成份可治糖尿病

【大紀元7月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九日電)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南瓜讓細胞重生的效用,可能使糖尿病患者減少施打胰島素的需要,甚至把針筒完全丟掉。

報導說,中國華東師範大學的研究顯示,在南瓜中發現的成份能使患有糖尿病的老鼠的胰臟細胞再生,血液中的胰島素份量也隨之升高。

帶領科學人員進行這項研究的夏淘(譯音)說:「從南瓜提煉的成份對糖尿病患者以及尚未罹患糖尿病的人來說,可能都是非常好的產品。」

他說,胰島素的注射可能仍有必要,但利用南瓜精治療可能大幅降低病人對胰島素的需求。

全世界有兩億三千萬人罹患糖尿病,幾乎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六。

報導說,接受實驗的老鼠患有第一型糖尿病,但南瓜精可能也可以用來治療第二型糖尿病。

7/9/2007 9:39:39 PM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低血糖

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低血糖顧名思義,就是血糖太低,正常人無論空腹或飯後的血糖,都不會低於 7Obgm/dl,低血糖雖非糖尿病人所特有,胰臟腫瘤、癌症等疾病也曾造成,不過糖尿病人所發生的低血,是最常見的,幾乎所有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都發生過低血糖,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在為期半年的追蹤,也有五分之一的病人發生過低血糖。

低皿糖的症狀有,1冒冷汗,2雙手顫抖 3肚子餓 4疲倦口惡心 6 心跳加速 7心情不好或神智不清 除了上述症狀外,低血糖發生時,也有可能 以饑餓、頭痛、流淚、嘴角麻木等方式表現

過多的胰島素會導致您的血糖過低,此種低血糖症也叫做胰島素反應 "發生一一特別是在醫師第一次決定您胰島素的使用量時。

低血糖症發生得很突然而且很快的就會變得很嚴重,大多數的人都可以感覺到低血糖的症狀,他們往往會冒冷汗、緊張、感到暈眩或迷惑而且覺的心情不好, 血糖人低時便會感到不舒服思緒也會不清楚,

低皿糖發主的原因有:

1活動量增加,但沒有降低胰島素的用量或增加食物的攝取量
2吃的人少但沒有減少胰島素的劑量。
3打太多胰島素。
4.沒吃飯或太晚吃飯。
5空腹喝太多酒。

葡萄糖是腦部最重要的養分,由於腦部不會製造也無法儲存葡萄糖,必須依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斷地供應,人體每天產生的葡萄糖,至少有一半是提供腦部使用,當血糖太低時,腦部缺乏葡萄,將使大腦活動受到嚴重影響,輕則反應遲鈍,重則昏迷甚至腦細胞壞死。

為了預防體內葡萄糖過低,人體保護機轉,可提供警告訊息及升血糖作用,來應忖低血糖。體內儲存的肝醣是人體對抗低血糖的重要物質之一,經由(肝醣分解作用) 可產生葡萄糖,在夜間空腹時有75%的葡萄,是由肝臟中的肝醣提供 ;不過肝醣的儲存量約只夠使用l2至16小時,因此還需要(糖質新生作用),將乳酸、氨基酸及脂肪酸等養分,轉變成葡萄糖,供人體使用,在長時間饑餓下,這種作用是最主要的葡萄糖提供方式,饑餓雨天半時,負責了 97%以上的葡萄糖供應。

雖然有肝醣分解與糖質新生兩大作用,像個大倉庫,儲存了對抗低血糖的物質,血糖的控制與倉庫的進出,還是由荷爾蒙負責管制。當血糖過低時,胰臟的胰島素分泌應該減少,以免血糖繼續下降,同時胰臟必須分泌另一種荷爾蒙(昇糖素),刺激肝糖分解成葡萄糖,這兩種荷爾蒙一高一低的變化,是決定血糖是否曾太低的最重要因素。糖尿病人接受了降血糖藥物,血液中胰島素濃度升高,因此血糖下降時,雖然昇糖素已開始分泌,但胰島素仍末減少,,就會造成低血糖,此外當肝醣消耗殆盡時,也會因無足夠的物質可以產生葡萄糖而發生低血糖。

除昇糖素以外,低血糖發生時,腎上腺素也幾乎緊接著分泌,生長激素及腎上腺皮質素濃度也會增加,這些參與對抗低血糖作用的荷爾蒙,意思就是在血糖調節作用上,和胰島素相反,可藉由刺激肝糖分解與糖質新生作用,產生更多的葡萄糖,供人體使用。

低血糖可依不同的血漿血糖濃度及反應分為四階段:

第一階段血糖值稍低,界於65至70之間沒有明顯症狀及荷爾蒙反應
第二階段血糖值界於60至65之間,反向調節荷爾蒙開始動員反應,對抗低血糖。
第三階段血糖值界50-60之間,病人會有心跳加速、顫抖、冒冷汗、焦慮等自律神經症狀。
第四階段血糖值小於50,病人產生腦部缺糖症狀,引起疲倦、嗜睡、混亂、言語不清、抽筋甚至昏迷不醒。

基本上低血糖一定有症狀,而且大部分會有第三皆段的自律神經症狀,只要在此時立刻處理,補充葡萄糖,使血糖上升,就不會造成更嚴重的第四階段症狀,一旦症狀進展至意識不清,病人就沒有能力自行處理,如果又延誤送醫,就有司能發生腦死或死亡的悲劇 ; 有些病人的自律神經症狀不明顯,如年紀大、合併有神經病變、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曾經嚴重低血糖昏迷、經常發生低血糖的病人,都會因缺乏明顯的自律神經症狀,而低血糖變得非常危險,這些病人平時的血糖控制不能過低,最好能自備血糖機,平常多驗血糖,保持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才能減少嚴重低血糖的危險。

在治療低血糖方面,意識清楚的病人,應迅速補充含葡萄糖且易吸收的食物。如一杯果汁、一罐台糖飲料、四茶匙糖、一湯匙蜂蜜、幾塊力糖或是一條巧克力糖等,如症狀未消失,可接著再吃點食物 :

若已經意識不清,就不能給病人吃東西,必須馬上送醫注射葡萄糖水,大部分病人 的意識可迅速恢復,不遇病人仍必須住院,重新調整藥量,特別 是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病人,藥 物要數日才能排泄完畢。

低血糖雖然危險,卻是可以預防及治療,每年死於低血糖的人數仍遠低於高血糖,因此絕不能因噎廢食,過度懼怕低血糖,而不控制糖尿病。

http://www2.mmh.org.tw/endocrine/hypoglycemia.html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糖尿病的細胞及基因療法

莊峻鍠 長庚紀念醫院 新陳代謝科 2006.12

第一型糖尿病病人胰臟的貝他細胞質量隨著罹病時間而逐漸減少,以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最後需要依賴注射胰島素來維持生命。傳統的胰島素注射雖然可以降低血 糖,但因藥物作用的時間及高峰與體內血糖變化無法密切配合,因此大多數患者的血糖控制並不理想。1993年美國糖尿病控制及併發症試驗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DCCT) 的研究結果顯示,與傳統一天注射一至二次胰島素相較,多次胰島素注射或使用胰島素幫浦可以減少或減緩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視網膜、腎臟及神經病變的發生。 (1)雖然如此,這種積極的胰島素治療並無法完全避免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且其嚴重低血糖的發生率增加了2-3倍。隨著科技的進步,以胰臟及胰島細胞 移植來補充分泌胰島素的細胞,讓進食、運動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血糖變化獲得立即且精確的調節,是最符合第一型糖尿病患生理需求的一種治療方式。近年來由於 移植成績的改善,治癒第一型糖尿病的理想已可實現。胰臟及胰島細胞移植可使病人不需注射胰島素而維持正常的血糖,因而避免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及嚴重低血糖的 發生,同時病人可以擁有彈性的飲食又不必天天打針,這也大大的提高了他們的生活品質。

第一型糖尿病的主要病變是內分泌細胞(尤其是貝他細胞),其外分泌細胞仍是正常,因此較符合生理的補充治療應該是胰島細胞移植或貝他細胞移植,而非胰臟移 植。此外,胰島細胞移植還有下列優點:不需大手術、手術併發症較少、可以重覆移植、可以冷凍貯存,需要時再解凍移植,及移植前可先在體外處理以減少其抗原 性。目前人類胰島移植是摘取腦死病人或死屍的胰臟,以膠原蛋白酵素(collagenase)消化後,再藉由內、外分泌細胞的比重不同,以離心方法來分離 及純化細胞,最後將其注入肝門靜脈而至肝臟。與胰臟移植相同,移植後病人亦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來避免排斥及自體免疫反應。

1990-2004年全世界共有941名患者接受胰島細胞移植,大部分在歐美進行。1999年後韓國、日本、中國大陸曾施行數例胰島細胞移植。在1990 -1999年有237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島細胞移植,手術一年後C-peptide大於0.5 ng/ml者雖有41%,但不需依賴胰島素者則僅有11%。(2)不過近年來胰島細胞移植的成績已有大幅進步,德國Giessen大學於1992- 1998年所進行的56例胰島細胞移植術後一年的成功率可高達25%。2000年加拿大Alberta大學更令人意外的創下7位糖尿病病人在術後100% 的成功率。(3) 最近他們報告65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島細胞移植術後平均35.5個月的追蹤,分別有80及10%患者於術後1年及5年不需依賴胰島素。(4)由以往 的病例分析,人體胰島細胞移植成功的要件包括:從肝門脈植入肝臟、胰臟摘除後冷藏的時間不超過8小時、植入的胰島細胞數量大於每公斤體重6,000個胰島 當量,及使用抗淋巴球蛋白或抗胸腺球蛋白當作誘導免疫抑制劑。(2)一般而言胰島細胞移植是相當安全的,但它仍有潛在的危險性,如感染及肝門脈栓塞或高 壓。

胰島細胞移植最重要的課題是如何提高其成功率,這可從三方面著手:
(一) 植入足量的胰島細胞:
因器官來源缺乏所致的胰島細胞數量不足是目前所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這方面我們可利用冷凍儲存技術、動物胰島細胞及基因工程改良細胞等方法來解決。 1991年加拿大的Warnock等人發表以冷凍儲存與剛分離的胰島細胞一起移植至第一型糖尿病病人,患者於術後二個多月即不需注射胰島素。(5)至於將 動物胰島細胞移植到人體的異種移植,1994年瑞典的Groth等人曾發表將胎豬胰島細胞團移植至十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四人的尿中可測得豬的C- peptide,這表示植入的細胞仍存活且有功能,但可能因胰島細胞數量不足及其分化不成熟,以致術後所有患者仍需接受胰島素注射。(6)由於豬與人的胰 島素只差一個胺基酸,二者血糖值又接近,且無動物保護的問題,因此豬仍是將來異種胰島細胞移植的最佳器官來源。加拿大Korbutt 等人發現新生豬胰島細胞團分離容易且有生長及分化的潛能,這提供我們未來發展一個新的方向。(7)

(二) 提供良好的胰島細胞生長環境:
移植後胰島細胞的生長,受下列因素的影響:糖尿病接受者的高血糖、移植部位缺乏血流及含氧量、植入細胞的缺血及再灌流,及非特異的發炎反應。本人曾針對上 述因素深入研究並發現控制胰島細胞接受者的血糖、選擇適當的胰島細胞移植部位,及對胰島細胞接受者施以 pentoxyphylline、高壓氧治療、15-deoxyspergualin 及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等,均可增強植入胰島細胞的生長與功能。至於在胰島細胞的培養液中添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移植後對胰島細胞接受者施以磺醯尿素類降糖劑gliclazide治療等則對移植沒有影響。(8)

(三)避免免疫排斥及自體免疫反應:
免疫排斥的問題是胰島細胞移植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部份。目前在臨床上都使用免疫抑制劑來防止術後的免疫排斥。然而長期服用傳統的免疫抑制劑可能會發生感 染,致癌,生長及發育阻礙(如類固醇),腎毒性(如cyclosporin),及胰島毒性(如FK506)等副作用。因此目前科學家們正積極研發新的免疫 抑制劑,來減少這些副作用,如加拿大Alberta大學的Edmonton Protocol所使用的非類固醇免疫抑制劑sirolimus, tacrolimus 及 daclizumab。(3)將胰島細胞移植至體內不會產生免疫反應的部位(immunoprivileged sites),如眼前房,腦室及睪丸等處,也是避免免疫排斥的理想方法(9),不過這些地方空間不夠大,無法容納大量的胰島細胞。以巨囊或微囊包埋的胰島 細胞植入糖尿病患者體內,來隔絕免疫反應已有成功的案例,前者由義大利的Calafiore等人在1992年發表短暫成功的病例 (10),後者則有美國的Soon-Shiong等人在1994年報告一個患者在接受二次微囊包埋的胰島細胞移植後,即不需注射胰島素(11)。體外免疫 調節也有許多成功的動物實驗,包括體外培養胰島細胞於低溫(24℃) 7天或95% O2;以紫外線照射胰島細胞,及以單株抗體對抗MHC class II抗原或dendritic細胞及補體。(12)至於誘導免疫耐受性,如將胰島細胞移植至胸腺內,使用MHC class I抗體,與捐贈者的骨髓同時移植,使用CTLA4-Ig、CD40L (anti-CD154)及anti-CD45 RB等則是目前最熱門的研究課題。(9)

總之,胰島細胞移植近年來成功率已有顯著提升,接下來仍需積極尋找更多的胰島細胞來源,並克服胰島細胞移植後免疫排斥及自體免疫的問題。此外,最近科學家 們正積極開發以其他分泌胰島素的細胞,如培養分泌胰島素的細胞株、以基因工程改造肝、腸細胞使其分泌胰島素,及誘導胚胎幹細胞成為分泌胰島素的細胞等,作 為治癒第一型糖尿病的新療法。(13)

參考文獻

1.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n long-term complication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 Engl J Med 1993;329:977-86.

2. Brendel MD, Hering B, Schultz AO, et al. International Islet Transplant Registry Newsletter 2001;8:4.

3. Shapiro AMJ, Lakey JRT, Ryan EA, et al. Islet transplantation in seve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using a glucocorticoid-free immunosuppressive regimen. N Engl J Med 2000;343:230-8.

4. Ryan EA, Paty BW, Senior PA, et al. Five-year follow-up after islet 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2005;54:2060-9.

5. Warnock GL, Kneteman NM, Ryan E, et al. Normoglycaemia after transplantation of freshly isolated and cryopreserved pancreatic islets in type 1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ologia 1991;34:55-8.

6. Groth CG, Korsgren O, Tibell A, et al. Transplantation of porcine fetal pancreas to diabetic patients. Lancet 1994;344:1402-4.

7. Korbutt GS, Elliott JF, Ao Ziliang, et al. Large scale isolation, growth and function of porcine neonatal islet cells. J Clin Invest 1996;97:2119-29.

8. Juang JH. Islet transplantation: an update. Chang Gung Med J 27:1-15, 2004.

9. Kenyon NS, Ranuncoli A, Masetti M, et al. Islet transplantation: pres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Diabetes Metab. Rev. 1998;14:303-13.

10. Calafiore R. Transplantation of microencapsulated pancreatic human islets for therapy of diabetes mellitus. A preliminary report. ASAIO 1992;38:34-7.

11. Soon-Shiong P, Heintz RE, Merideth N, et al. Insulin independence in a type 1 diabetic patient after encapsulated islet transplantation. Lancet 1994;343:950-1.

12. Lacy PE. Status of islet cell 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Rev 1993;1:76-92.

13. Bonner-Weir S, Weir GC: Strategies for –cell replacement in diabetes: obtaining and protecting islet tissue. Current Opinion in Endocrinology & Diabetes 2001;8:213-8.

http://www.cgmh.org.tw/intr/intr2/c3160/meta/文章/糖尿病的細胞及基因療法.htm

2007年9月16日 星期日

糖尿病之併發症 糖尿病腎臟病變

辛錫璋

一、前言

糖尿病腎臟病變是美國先進國家末期腎衰竭之第一主因。發生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之機率倍增,且壽命顯著減少。依據中華民國腎臟醫學會透析評估報告,民國 88 年有透析病患 28000 人,其中 20-22%原發病因為糖尿病。透析治療每年耗費健保支出高達 150 億以上,已成為台灣健保沈重的負擔。因此預防與治療糖尿病腎病變,實為糖尿病醫療上刻不容緩的要務。

二、糖尿病腎臟病變之分期

1型糖尿病患者的腎臟病變可以分期為

(1)腎絲球高濾過率期(hyperfiltration-hyperfunction stage)

(2)正常白蛋白尿期(normoalbuminuria or silent stage)

(3)微量白蛋白尿期(microalbuminuria or incipient diabetic nephropathy stage)

(4)蛋白尿期(proteinuria or overt diabetic nephropathy stage)

(5)腎衰竭期(end-stage renal disease)和尿毒期(uremia)

至於第2型糖尿病人腎病變很多文獻將其分期為

(1)正常白蛋白尿期;(2)微量白蛋白尿期;(3)蛋白尿期;(4)腎衰竭期。

()腎絲球高過率期(glomerular hyperfiltration)

1 型病患腎絲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GFR)較正常人高20~40%。大多數第 1 型病人腎臟血漿流量(renal plasma flow, RPF)增加9~14%。至於大多數第 2 型的病患其罹病早期 GFR 正常,少部分增加。第 1型病患腎臟體積增加 20%左右,和 GFR 呈正相關性。早期嚴格血糖控制數周或數月後,GFR 和腎臟體積可恢復正常。

()微量白蛋白尿期(microalbuminuria)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的定義為半年內三次24小時尿液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有二次以上介於30-300 mg/d (20-200 μg/min),或早晨尿液白蛋白 肌酸肝比值介於30~300 μg/mg

1 型病患微量白蛋白尿盛行率為 5-37%,第 2 型病患則為 8~46%,理想的血糖控制能減少白蛋白排泄率。併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較正常白蛋白尿期病人有較高的血壓;較嚴重的眼底和神經病變;較高的罹病率和死亡率;有更高機會進入蛋白尿期。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現可做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指標。

()蛋白尿期(proteinuria)

此時期每日尿液蛋白質流失量超過 500 mg 以上,亦即每天白蛋白排泄率大於 300 mg

1 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在罹病後 10 20 年出現蛋白尿,20~25 年間最高,盛行率約為 5-20%。出現持續性蛋白尿者在 6 年和 15 年內約有 25%75%進入腎衰竭期。

2 型糖尿病患者多數在罹病後 10 年發生蛋白尿,其盛行率約 3~16%20 年後累積發生率為 25~50%,出現蛋白尿 15 年後有 12~17%進入腎衰竭期,10 年存活率約為 30%

部分病患蛋白尿較輕,常無臨床症狀;蛋白尿嚴重者,每天尿液總蛋白流失 3.5 公克以上,且有水腫、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心臟衰竭等,稱為腎病症候群(Nephrotic syndrome)。與非蛋白尿期病患比較,蛋白尿病患血壓更高,脂質更異常,眼底病變、周邊神經、周邊血管和心血管病變更嚴重,有更高的死亡率。最主要死因為心血管疾病和尿毒症,併有高血壓時死亡率更高。

()腎衰竭期(end-stage renal disease)和尿毒期(uremia)

腎衰竭期是指 GFR 降到 10~30 ml/min 以下。腎衰竭期時,常還持續併有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等;同時亦有貧血和腎性骨質不良症,血清尿素氮和肌酸肝逐漸上昇。輕度腎衰竭期開始時,有的病患會併有低腎素低留鹽激素狀態(hyporenin-hypoaldosteronism),造成高血鉀,此時期也常因自律神經病變造成起坐性低血壓。尿毒期是指 GFR 10 ml/min 以下,血清肌酸肝在 5 ml/dl 以上,病患已有明顯的噁心、嘔吐、倦怠、酸血症、心臟衰竭和更嚴重的貧血,不能再從事日常活動。

此時期腎臟代謝胰島素能力減退,胰島素注射量應酌量減少。且腎臟對於葡萄糖閾值改變,尿糖值不能反映真正血糖值,所以這時期應測血糖來調整胰島素注射量。當嚴重腎臟衰竭時,需腎臟代替療法來治療。

三、早期糖尿病腎臟病變的預防和治療

預防和治療早期糖尿病腎臟病變的基本方法有(1)嚴格血壓控制;(2)嚴格血糖控制;(3)限盬及低蛋白飲食;(4)運動及飲食控制以保持標準體重;(5)戒煙;(6)高血脂之治療。

()高血壓的治療

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包括乙型阻斷劑(β-blocker) 、甲型阻斷劑(α-blocker)、鈣離子阻斷劑、利尿劑、血管擴張劑、血管收縮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ngiotensin coverting-enzyme inhibitor, ACEI)和血管收縮素接受器阻斷劑(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 AIIRA)

糖尿病患者血壓大於 125/75 mmHg 時較容易造成腎臟病變。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其血壓應控制在 130/80 mmHg 以下,有不少大型研究證實高血壓

的治療確能早期預防腎臟病變的發生以及延緩病變的進行,減少腎臟病變相關的疾病和死亡,除了α阻斷劑以外,其他降血壓藥物均有上述效果,但常需合併兩種以上藥物才能達到理想控制。可以優先選用 ACEI AIIRA,其次為利尿劑、鈣離子阻斷劑、β型阻斷劑或α型阻斷劑。所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處置需包括規律運動、維持標準體重、限制鹽分和蛋白質的攝取。糖尿病患者血壓正常但併有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時,ACEI AIIRA 可以減少白蛋白尿和延緩腎臟病變之進行。

()血糖控制

1993 The Diabetic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DCCT)大型研究指示,積極胰島素治療群(每天皮下注射三到四次) 和傳統胰島素治療群(每天一到二次)經過 6.5 年後糖化血色素分別控制在 7.2 9.2%,前者減少微量白蛋白尿和白蛋白尿 39% 54%的發生率。這些效益一直能維持到 7 年後,所以第 1 型糖尿病患者應及早積極胰島素治療控制糖化血色素在 7%以下。

1998 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Sulfonylurea insulin 積極治療第 2 型糖尿病人,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經過 10 年後比傳統治療組減少白蛋白尿的發生率達 32%

所以第 1 型和第 2 型糖尿病人在微量白蛋白尿期以前,積極的血糖控制能預防腎臟病變的發生和進行,但理想血糖控制是否能防止蛋白尿期之糖尿病腎臟病變的進步還無研究證實。

()低蛋白飲食

從微量白蛋白尿期到腎衰竭期第 1 型病患均有文獻指出低蛋白飲食可以減緩腎臟病變的進行。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在微量白蛋白尿期應攝取每日每公斤體重 0.8 公斤的蛋白質;在蛋白尿期 0.6 0.7 公克。蛋白質來源為瘦肉蛋白。

()其它影響糖尿病腎臟病變因素的處理

很多糖尿病相關或無關的因素亦會影響糖尿病腎臟病變的發生和進行,因此必須防止或治療這些影響因素,這些常見的因素包括(1)吸菸;(2)嚴重高脂血症;(3)感染,尤其是泌尿道感染;(4)神經性膀胱及其他阻塞性腎疾病;(5)心臟衰竭;(6)腎毒性藥物;(7)碘化物顯影劑;(8)非類固醇抗炎藥物;(9)乳突壞死;(10)其他壓力狀況。

四、腎臟衰竭糖尿病患的處理

腎臟衰竭期和蛋白尿期的部份病患併有腎病症候群,每日流失蛋白量平均 48 公克,甚至 20~30 公克,造成水分滯留達 10~30 公升,致使下肢水腫、腹水、肋膜積水和心臟衰竭、病患呼吸困難、倦怠和高血壓、無法操作輕鬆的日常工作,因此糖尿病腎病症侯群的治療是盡力排除積存體內的水分。口服 furosemide(40~240 mg ,每日 2~3 ) 或併用metolazone(1040 mg,每日 2 )可以達到利尿效果,有時需要同時靜脈注射白蛋白和利尿劑,所有病患必須限制水分和鹽分(每日 2 公克以下)的攝取。

未併有腎病症候群的腎衰竭病患臨床表現較為緩和,這時期腎臟功能的維護仍著重在:(1)血糖控制;(2)理想的血壓控制;(3)低鹽和低蛋白飲食;(4)避免重度運動;(5)戒菸;(6)高血脂治療;(7)理想體重;(8)腎臟外其他器官損害的治療;(9)其他危害因素的防止和治療。

大部份口服降血糖藥物均由腎臟代謝和排除,非常少數口服降血糖藥物由肝臟代謝,第 2 型病患腎臟衰竭時,應停服口服降血糖藥物改為胰島素注射,若非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不可時,必須採用肝臟代謝之短效口服降血糖藥,且衛教病患常測量血糖。

胰島素亦由腎臟代謝,腎衰竭時,胰島素代謝和清除率降低,病患胰島素注射量需減少,有時減少到腎衰竭前之 50%,甚至停止胰島素注射。

因為這時期容易發生低血糖,病患最好能在家中自測血糖,隨時由醫師調整注射量。

五、尿毒期糖尿病患的治療

糖尿病腎衰竭病患比非糖尿病腎衰竭患者較早出現尿毒症狀,肌酸肝廓清率(creatinire clearance rate, Ccr)降到 10 ml/min 或血清肌酸酐升到 5 毫克/毫升左右,尿毒症狀就非常明顯,無法承擔日常活動,必須開始接受腎替代性療法(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腎臟替代性療法包括:(1)腎臟移植;(2)血液透析;(3)連續性可攜帶式腹膜透析。

三種療法在十年前的存活率很低,近年來已改善得和非糖尿病尿毒症十分接近,但仍然不能完全遏止其他慢性併發症的進行(心血管疾病、感染、截肢、神經病變和眼底病變),因此還需要接受各專門醫師的診治。

六、糖尿病腎病變的營養治療

糖尿病腎病變(diabetic nephropathy)的治療原則為控制血糖值於理想範圍內,並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及理想體重,且調整蛋白質攝取以延緩腎功能惡化速度。

()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

1. 熱量:以維持理想體重為原則,一般每公斤體重給 25~35 大卡可防止蛋白質異化作用,同時餐次、食物內容及進餐時間,仍需遵循糖尿病飲食的原則。

2. 蛋白質:限每天每公斤體重 0.6~0.8 公克(其中三分之二需來自高生理價值食物,如牛奶、蛋、魚、肉、黃豆)並補充由小便流失之蛋白質量。如果使用足夠量的必須氨基酸或酮酸(keto acid)補充者,則採用每天每公斤體重 0.28~0.3 公克的蛋白質飲食。總之,蛋白質的攝取量需配合足夠的熱量以維持正氮平衡(positive nitrogen balance)及避免體蛋白質分解。

3. 脂肪:佔總熱量的 30~40%,視血脂肪治療目標來調整。

4. 醣類:扣除蛋白質及脂肪後的熱量由醣類供應。

5. 纖維質:每日 20~35g

6. 磷:每日 600~700mg

7. 鈉:每日 2400~3000mg,此限以配合高血壓控制為原則。

8. 鉀:尿液量小於 1000cc 時,需限制鉀 40~60meq,鉀攝取量一般建議每日 40~120meq

9. 鈣:其需要量比正常人多,約每日 1200~1600mg

10.水:以其尿排出量加 500~700cc,能維持水分平衡為原則。

()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當已進入尿毒症時

1. 血液透析:攝取足夠的熱量及適當的蛋白質(1.1~1.4 gm/kg 理想體重),注意控制液體的飲用,避免含鉀及磷高的食物。

2. 持續活動性腹膜透析:患者因會自透析液中吸收葡萄糖,所以應注意胰島素及飲食控制,其總熱量攝取以維持理想體重為原則(30~45Kcal/kg 理想體重;飲食中熱量以減除透析液糖的熱量為原則),蛋白質需增加至 1.2~1.5 g/kg 理想體重,鈉和水較不需嚴格限制,但磷攝取量仍要控制。若有自主性神經病變,則會有腹瀉、反胃、嘔吐、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導致體重下降,血糖值不穩定,此時在飲食治療上應採少量多餐,選用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結論

糖尿病腎病變飲食,應給予足夠熱量維持理想體重,為延緩腎功能惡化,蛋白質應控制於每日 0.6~0.8 gm/kg 理想體重,並適應調整磷、鉀、鈉的攝取。

2007年9月15日 星期六

身體如何控制血糖?

簡單來說,血糖主要是由賀爾蒙胰島素升糖素來控制,此兩種賀爾蒙無論太多或太少都會導致血糖值降得太低(低血糖症)或升得太高(高血糖症)。其它會影響血糖值的賀爾蒙尚有腎上腺皮質酮生長激素兒茶酚氨(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

胰臟中的胰島有阿發貝他細胞,可分別產生升糖素胰島素。當飯後血糖升高,貝它細胞就會釋放胰島素,胰島素可幫助葡萄糖進入身體細胞,把血糖值降至正常範圍。當血糖值降得太低時,阿發細胞會分泌升糖素,會刺激肝臟釋出儲存的肝醣及轉變成為葡萄糖來昇高血糖值到正常的範圍。肌肉亦可儲存部份肝醣,也可被轉變為葡萄糖。

2007年9月13日 星期四

最長壽的第一型糖尿病友: 患病82年, 現在87歲的 Robert "Bob" Cleveland

雖為IDDM病友, Bob活得精采, 高於平均壽命甚多, 其秘訣如下, 大家一起努力吧~
1. 充分運動
2. 控制飲食
3. 勤量血糖
4. 娶到好老婆

--------------------------------------------------

After All These Years: Robert "Bob" Cleveland, Age 87, Living With Type 1 Diabetes for 82 Years

24 July 2007

From the book "50 Secrets of the Longest Living People With Diabetes"© 2007, by Sheri R. Colberg and Steven V. Edelman, to be published in November 2007. Appears by permission of the publisher, Marlowe & Company, an imprint of Avalon Publishing Company. Contact Dr. Colberg at www.shericolberg.com and Dr. Edelman at www.tcoyd.org.

Not to be outdone by his older brother Gerald (the oldest living person with diabetes most of his life), Bob Cleveland is believed to be the longest-living person with type 1 diabetes to date after Gladys Dull, who beats him by less than a year.

Bob was diagnosed in 1925, shortly after insulin becam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ertainly, you can attribute a part of his successful life span to inheriting good genes, but there is much more to his longevity than that.

Although he was only five when diagnosed with diabetes more than four-fifths of a century ago, Bob still remembers the day he went into the hospital. "I thought I was going to the hospital to die," he admits. Although he had wasted away to skin and bones, the doctors still initially put him on a "starvation diet" to control his blood sugars, a standard treatment in the pre-insulin era. Luckily for him, insulin had just been discovered in 1921 and was available to treat him. Once the doctors got his insulin doses adjusted and were able to put him on a diet to gain some of the weight back, he was sent home.

Bob's early years with diabetes were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He remembers things being "touch and go" for a time, with his mother pulling him out of diabetic comas caused by low blood sugars while trying to take care of his three siblings. "There was no way to really test for blood sugar levels back then, so everything was strictly a guess," he recalls. He and his mother realize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exercise early on, though, even while relying on ineffective and inaccurate urine testing methods.

"I was taking lots of insulin, but Mom would cut back on my doses when I exercised a lot. She could tell by testing my urine. If there was no sugar in it, she cut back my dose." (To her credit, her methods of insulin adjustment were well ahead of the standard medical practice at the time.) To this day, Bob is an avid cyclist, often riding twenty miles or more at a time, even though he can't walk nearly as far as he used to due to weakness in his leg muscles. When he rides, he can sometimes go all day without taking any insulin other than his normal dose of long-acting basal insulin (Lantus), and yet his blood sugars stay good all day long.

Bob is proud of having diabetes and likes to help anyone he can, but in his earlier years, he didn't feel free to talk about it. In fact, for most of his life, he says, diabetes was a "disease that nobody talked about." He found out the hard way that potential employers were often less than enamored with his diabetic state. He majored in accounting in college, but lost several jobs after admitting on the application form that he had diabetes.

As a result, he found himself having to lie about his physical condition in order to get hired. "After I heard several times, 'we'll call you if and when there's an opening,' I stopped admitting that I had diabetes. I finally got in as an accountant with General Motors in Syracuse, but I had to lie about my disease." Diabetes couldn't have been much of an impediment, since he went on to have a long and productive career in his chosen field, eventually becoming the supervisor of GM's general accounting section for many years.

Bob attributes his continuing good health to a combination of getting plenty of exercise, being cautious about his diet, keeping a constant check on his blood sugars, and having a loving and supportive spouse (he has been married almost six decades to his wife Ruth). His longevity and good health have been acknowledged, along with his brother Gerald's, by both the Joslin Diabetes Center and Lilly Pharmaceutical Company, who erected up a monument to the brothers in Indianapolis, Indiana, a couple of years ago.

"I really feel blessed living as long as I have. Even doctors at the Joslin Diabetes Center have never talked to anyone who's had diabetes as long as I have." Maybe Bob's goal should be to become the first person in the history of diabetes to have it for a full century. If anyone can do it, he can!

http://www.diabeteshealth.com/read/2007/07/24/5325.html

2007年9月12日 星期三

運動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2007年08月16

糖尿病病友很需要體育鍛煉,但他們畢竟是病人,所以有些情況在鍛煉中是必須加以注意的。簡單地說,糖尿病病友在進行體育鍛煉是必須遵循「持之以恆、量力而行」的原則。唐朝名醫王燾著書說:糖尿病病友應「不欲飲食使臥,終日久坐,人欲小勞,但莫久勞疲極,亦不能強所不能堪耳」,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糖尿病病友必須長期堅持鍛煉身體,不論天氣變化及生活規律的變更,都不放棄必要的體育運動,「一曝十寒」的鍛煉方式對身體是有害無利的。

其次,病人進行的體育鍛煉方式以及運動量必須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要量力而行,勿使過勞。因為並不是任何一種運動方式及運動量對身體都永遠是有利無害的,據美國糖尿病協會分析,糖尿病患者的體育鍛煉不當時,可能帶來以下幾種副作用:

(1)血壓波動:表現為運動中血壓升高,運動後又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2)血糖波動:如低血糖症,尤其容易發生在運動量過大又沒有及時加餐的時候,有時還可能發生應激性血糖升高;

(3)心臟缺血加重,甚至誘發心律不齊、心肌梗塞或者心力衰竭;

(4)微血管併發症的加重,如尿蛋白增多,視網膜出血等情況可能發生;

(5)運動器官病變加重,如退行性關節病以及下肢潰瘍的發生或加重等。當然,對於運動可能帶來的這些問題,只要是掌握好適應證,加強體育鍛煉的指導和監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對於那些僅靠飲食和體育鍛煉控制血糖水平的2型糖尿病病友,運動時血糖水平不會發生大幅度波動。但那些使用胰島素及磺尿類藥物的2型糖尿病病友以及1型糖尿病患者,則必須警惕出現低血糖現象。因此,如果你以前曾被診斷為糖尿病,現在又想開始鍛煉身體,最聰明的辦法就是檢測運動過程中的血糖水平,確保不會發生運動性低血糖。

源自:糖友網
http://www.cndm.net/news/detail.php?toid=9646

2007年9月10日 星期一

糖尿病患者的皮膚問題

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

常見的糖尿病患者皮膚問題有(1)細菌感染(2)傷口不易癒合(3)黴菌感染(4)皮膚搔癢。

這些皮膚病的原因在於
(1)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抵抗力較差,容易受到細菌及黴菌的感染。
(2)部份糖尿病患者有肥胖的現象,在皮膚皺褶處(如腋下, 乳房下, 胯下)易黴菌感染。
(3)因血管病變使末梢循環不良,加上易受細菌感染,使皮膚傷口不易癒合。

細菌感染依嚴重度由輕至重可分為 毛囊炎、癤、癰、蜂窩組織炎(丹毒)、骨髓骨炎、壞死性筋膜炎。

首先我們談毛孔的細菌感染,包括
(1)毛囊炎﹕指一個或數個毛孔受細菌感染而紅腫,發炎。
(2)癤﹕一個毛孔受細菌感染而發炎,中間常見膿泡。
(3)癰﹕ 數個毛孔受細菌感染而發炎,易形成皮下膿瘍及慢性潰瘍。

而嚴重的細菌感染有
(1)蜂窩組織炎(丹毒)﹕一大片皮膚因細菌感染而紅腫發炎,常合併發燒,淋巴腺腫大。
(2)骨髓骨炎﹕細菌感染由皮膚傷口深入骨頭,嚴重者須截肢以避免往上侵犯危及生命。
(3)壞死性筋膜炎﹕一些細菌在感染皮膚後會快速生長,並造成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病人常於一兩天之內因敗血症死亡。

細菌感染的後遺症則包括
(1)會造成不易癒合的傷口,如癰、腳部慢性潰瘍。
(2)因組織壞死必須截肢,如骨髓骨炎、壞死性筋膜炎。
(3)敗血症導致死亡,如蜂窩組織炎、骨髓骨炎、壞死性筋膜炎。

在治療上須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消滅感染的細菌﹑良好的傷口護理及適時的外科處理﹕如以清創術清理壞死的皮膚組織,無法癒合的慢性潰瘍予以補皮,適時的截肢以除去無法控制的感染原及壞死的組織,以挽救生命。

在預防工作方面要有良好的血糖控制來增加自身的抵抗力﹑良好的衛生習慣及確實做好每天的足部護理(因許多感染都來自腳部傷口)。

糖尿病患者常見的黴菌感染包括由皮癬菌引起的足癬(香港腳)、體癬、股癬、手癬、甲癬、頭癬…等及常在皮膚皺褶處(如乳房下、腋下、胯下)、男女生殖器陰部發生的念珠菌感染。

黴菌感染常會造成嚴重的皮膚搔癢,若不慎抓破皮膚,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或不易癒合的傷口;同時黴菌感染可能會傳染到您的家人。

在治療方面可使用外用抗黴菌藥物,在嚴重或全身性感染者才須加入口服抗黴菌藥物。有些口服抗黴菌藥物會使降血糖藥物血中濃度增加,會增加低血糖現象,服用前先請教您的醫師。

預防工作則包括良好的血糖控制(包括減重)、良好的衛生習慣及保持皮膚乾爽,流汗時應儘快擦乾,換上乾淨的衣物;內衣褲儘可能寬鬆,吸汗,通風﹔穿鞋子、襪子不要太久。

糖尿病患者皮膚搔癢的主要原因有
(1)黴菌感染。
(2)糖尿病腎病變﹕腎臟病變後,一些代謝物不易排出,會沉積在皮膚引起搔癢。
(3)皮膚乾燥﹕許多糖尿病患者年紀較大,在冬天容易因皮膚乾燥引起搔癢。
(4)其他原因: 如過敏, 溼疹...等。
您可找皮膚科醫師為您診查確定病因。

最後我們談最重要的足部護理,由於腳部會因神經病變而使感覺遲鈍,血管病變而使末梢循環不良,造成洗澡時的燙傷或小傷口沒有處理好,而惡化成慢性潰瘍、蜂窩組織炎、骨髓骨炎或壞死性筋膜炎。嚴重者必須補皮手術、甚至截肢。因此每天必須作好足部護理的工作。

足部護理的內容包括﹕

1. 每天自己和家人一起檢查腳部
* 許多糖尿病患者會有眼部病變,所以家人一定要一起幫忙檢查。
* 是否有紅腫、瘀血、雞眼、水泡、傷口、裂傷、香港腳。
2. 良好的衛生習慣﹕
* 洗澡水溫要適當(請家人準備),不要泡熱水,溫泉。
* 平時並不須要使用殺菌藥水洗澡。
* 清洗後務必擦乾,在皮膚乾燥處適當的使用潤膚乳液(如凡士林、綿羊油)。
* 小心修剪趾甲,不要自己剪厚皮或雞眼。
* 傷口處消毒包紮,香港腳處上藥。
3. 適合的鞋子﹕
* 不光腳走路。
* 穿鞋子前檢查鞋子裏有沒有異物。
* 鞋子最好寬鬆且合腳、軟底。不穿前端太緊的鞋子。
* 穿新鞋子尤其要特別注意鬆緊,開始不要穿太久。
* 保持腳部及鞋子的乾燥。
4. 浴室及臥室不能有任何可能會造成受傷的東西或情形,浴室及臥室夜晚也要有燈。
5. 有任何不正常的情形,儘早告訴您的醫師。

http://tt.mmh.org.tw/derma/Teach%20files/skin%20disease%20in%20DM-糖尿病患者的皮膚問題.html

2007年9月9日 星期日

黑幼龍:面對人生困境,永遠正面思考

持續保有正面思考的能力及意願,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有第一型糖尿病友及家庭, 共勉之 :)
---------------------------------------------------------------------

提起黑幼龍,你肯定知道他是創辦台灣卡內基的第1人。稍微年長的人,或許還對20多年前,他在擔任光啟社副社長時期,與沈春華主持的《新武器大觀》節目印象深刻。

在升學主義掛帥的年代,他曾經因為初中聯考名落孫山,以為人生自此毫無希望。他後來進了沒有人要念的「台北市立農校」,然而農校畢業根本考不取普通高中, 他只好再去念「桃園農業職業學校」高中部。勉強念完高一卻又因為數學被當、面臨留級的命運,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最後只好再以同等學力轉考軍校,進入二年制 的空軍通訊電子學校就讀,度過慘綠少年歲月。

然而憑著對語文的興趣,黑幼龍不斷累積英文聽說讀寫的實力,直到24歲考取公費留學,才重新找回自信。32歲進入美商休斯飛機工作,當時一般人月薪只有 2、3千元,他卻高達3萬多元,但由於不是自己最喜愛的工作,雖然「待遇很好,但並不快樂。」他形容,40歲進入光啟社工作之後,才是他「快樂人生」的開 始。47歲創辦台灣卡內基,更是勇敢將一切歸零,展開此生最大的冒險和夢想。

不斷將自己歸零的過程,黑幼龍終於找到自己最喜愛且擅長的工作領域,至今經歷近20個寒暑仍甘之如飴。

採訪當天,年逾耳順的黑幼龍精神奕奕、健步如飛,訪談中比喻生動、笑聲爽朗,讓人感染他對生命的熱情與活力。他告訴年輕朋友要將挫折當作是「對未來的祝 福」,以他一個曾經被「聯考拒絕」、人生處境陷落谷底,感覺「被世界遺棄」的少年,面對生命的困境卻能永不放棄、破局而出,現在年輕人的學習和生活條件, 比起自己當年不知好上多少倍,更不應該輕易向挫折妥協。

文/李筑音 2006年5月 Cheers雜誌

每個人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工作,否則就算是一份待遇很高的工作,也不會願意全心投入。

如同發明大王愛迪生非常熱愛他的工作,常常工作到三更半夜甚至通宵,有人問他整天工作難道都不覺得累?他的回答是:「我雖然忙碌一整天,但從沒感覺是在工作,而是在玩。」

不眷戀安定,外面世界更精采

1972年我決定結束長達13年的職業軍旅生活,進入人人稱羨的外商公司工作。剛開始我在休斯飛機的台灣代理商上班,後來台灣辦事處成立後,我也當上第1任經理。

當年同袍幾乎一半以上選擇繼續留在軍中,由於工作固定、日後還可以領到一筆為數可觀的退休金。但我不這麼想,因為外面的世界更精采,機會更多。

當時我已經32歲,生活穩定,也已經有3個小孩,當機會來敲門時,我還是緊緊抓住它,毫不考慮就決定退伍,選擇一份薪水更高,而且還能到國外居住,善用語言長才的工作。

雖然日後在休斯飛機工作的7年,不但壓力大、競爭激烈,同事關係也不和諧,但我也沒有後悔,為什麼?這就是我接下來要告訴年輕朋友的,如何培養在挫折的環境中,保持樂觀正面思考的態度。

工作頭幾年,存錢更要存經驗

年輕人剛畢業的幾年,就算做的不是自己真正感興趣或專長的工作,也要當成是累積本錢、儲備實力的必經過程,本錢包括工作能力、實務經驗和積蓄等。

人對於「需求」可分成3階段:求生存、求安定、求重要感。好比一艘船不幸在大海中翻覆,船沈了,人直覺第1個反應一定是先抓住一塊木板,浮到海面上呼吸空氣,先求生存。

過了求生存的階段,求的便是安定和歸屬感。人不可能一直在海面上漂流,要趕緊四處尋找哪裡有小島,島上至少還有椰子水可以喝不會餓死,下一步再慢慢等待大船來求援;前面2階段需求都獲得滿足後,最後求的就是重要感,人得感覺被需要。

30歲之後我在休斯飛機工作,儘管工作內容不是我最感興趣的,但那是屬於求生存和安定感的階段,而且這份高薪工作存下的積蓄,也奠定日後讓我勇敢轉業和創業的經濟基礎。

除了存錢,存經驗也很重要。在休斯飛機的外商經驗,我見識到許多不同於以往的世面。外商公司內部的競爭,不同部門之間的較勁,雖然同處在一家公司,卻完全沒有同在一個屋簷下的感覺,反而像是兩家不同的公司。

比方公司的地面系統部和空中系統部之間的競爭,我所屬的地面系統部又分成4個處,6,000個人同在一棟建築物上班,處與處之間也有競爭。那幾年我看盡了辦公室政治的勾心鬥角、爭寵鬥爭,對於日後我的人生歷練也有幫助。

換句話說,從積極的角度看,即使人生處於狀況不好的階段,還是可以有所收穫。

我想告訴年輕朋友,不要害怕轉業,在變動的時代,轉業是未來職場必須具備的觀念。因為有許多新興的職業,例如網路是10年前根本沒有的,最重要的是從學校畢業後,有沒有持續的學習。

轉業:未來職場新挑戰

好比我知道自己的專長和興趣是在語文、寫作和人際溝通,而且我學習能力強、勇於嘗試,所以從年輕到現在,我轉換過好多次的工作跑道,憑的就是不斷學習的心。

當年丁松筠神父找我到光啟社製作《新武器大觀》節目,之前我從未做過電視節目,剛開始也確實經歷了一段不被接受的時期,但我努力學習不放棄,幾個月後我領導光啟社140名員工,將節目做得有聲有色且大受歡迎,就算薪水只有在休斯飛機的三分之一左右,我依舊做得很起勁。

我之所以勇敢轉入完全陌生的傳播行業,除了勤於學習,也仰賴之前在軍中多年,以及在休斯飛機工作累積下來的經驗,介紹武器科技新知難不倒我。尤其在節目中 我喜愛談論戰爭和武器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影響,不只是照本宣科、呆板地介紹飛彈的長度、重量和射程,而是為資訊科技注入人文意涵,談論人性“human touch”的表現方式,讓生硬的節目整個活了起來。

創辦卡內基訓練前,我也曾經接受施振榮先生邀請,在宏碁電腦擔任過行銷與業務副總經理,在這之前我也從未接觸過電腦產業。

我看過一部電影,描述二次世界大戰美國與日本的太平洋戰爭,擔任美國第三艦隊指揮官的海爾賽將軍,扭轉乾坤將美軍節節敗退的劣勢化為優勢。電影中飾演海爾 賽將軍的老牌影星詹姆斯.凱格尼(James Cagney)說了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世界上沒有偉大的人,只有偉大的挑戰。」我也以這句話勉勵年輕朋友勇於接受挑戰。

創辦卡內基,回應內在的召喚

今年我已經66 歲,回顧過去一生,創辦卡內基訓練這段經歷,變成我人生當中「最長的旅程」。年輕時在空軍的工作也只有13年,從創辦卡內基至今已近20個年頭,看我現在 還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樣,因為這是我投入最深、也最感興趣的工作,經歷了人生不同跑道的轉換,我終於找到我認為做得最好、最有成就感、幫助最多人的工作。

看我一生經歷過那麼多不同工作的起起伏伏,職業軍人、外商公司、甚至高科技公司,最後還是抵擋不住內在的召喚,轉回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這是擋也擋不住的。正如同卡內基曾說:「一定要做你擅長的事情,才能發揮你的潛力。」

如果有人問我這一生最有成就感的是什麼事?我當然願意說是卡內基訓練的工作,可以幫助企業、家庭和個人;若是從卡內基的工作再提升,我願意說是創辦了青少年卡內基。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態度自己決定

關於態度還有一點我想特別提醒年輕朋友。

曾經被關在4個不同的納粹集中營、全家人也都死在集中營當中,奧地利心理學家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曾說:「人所能擁有最後的自由,就是我可以決定自己的態度。」

他說,能活著走出集中營的人,通常是具有正向、積極態度的人,而不是那些身體強壯的人。

同樣的打擊,發生在兩個不同的人身上,也許一人選擇憤怒、一人選擇寬容;一人選擇絕望、一人選擇希望;一人選擇報復、一人選擇原諒。

我希望年輕朋友在面對人生重大打擊、陷入低潮時,都能夠擁有正面思考的積極態度,不要只往壞處想,或是不斷放大自己的缺點,如此往往會放棄或錯失很多機會。

黑幼龍小檔案:1940年生,河南滎陽人。美國羅耀拉大學(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傳播教育碩士。曾任美國休斯飛機經理、宏碁電腦公司副總經理、光啟社副社長。1987年引進全球知名的「卡內基訓練」課程,並在台 灣首創「青少年卡內基訓練」,現為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http://www.cheers.com.tw/doc/page.jspx?id=402881e8134e403a01134e5239fe0cd6

2007年9月8日 星期六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容易發生外陰炎?

2007年08月20

糖尿病患者所排出帶糖的尿刺激外陰部,因而容易發生外陰炎;同時帶糖的尿也容易引起黴菌感染,並使黴菌加速繁殖,從而加重了外陰炎。其表現為外陰紅腫,有時呈粉紅或紫紅色;合併黴菌感染時,在其表面似有一層凝乳狀白膜,這時瘙癢更為劇烈,甚至坐立不安。

本病多發生在40~50歲左右的肥胖婦女。有的婦女患了糖尿病,由於症狀不明顯,自己並不知道患病,一旦發生了糖尿病性外陰炎,外陰部發生上述變化,有經驗的醫生只要看到外陰部的表現,便知道此人患有糖尿病,因此許多糖尿病患者,就是通過婦科醫生看到外陰病變後才被診斷出來的。此類病人如果合併霉菌感染時,應當先治療黴菌感染,痊癒後再按外陰炎治療,同時也要治療糖尿病,方能獲得顯著療效。

預防糖尿病性外陰炎的發生,首先必須積極治療糖尿病,因其發病誘因是帶糖的尿液長期刺激外陰所致。其次,糖尿病患者於每次小便後都應立即清洗外陰,洗去帶糖的尿液,並保持外陰部的清潔和乾燥,以防止帶糖的尿液長期浸漬而導致發病

源自:中醫祖傳特效
http://www.cndm.net/news/detail.php?toid=9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