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中國醫大研發可口服之胰島素替代品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藥新藥研發


中醫藥是傳統而優美的學科,我們希望透過科學的探勘,產生中醫藥在治療或控制特定疾病的明顯證據,進而發生產業化之貢獻。本校於三年前組裝團隊(含基礎、動物及臨床實驗),團隊主要結合中醫團隊侯庭鏞老師、醫學院微免生化團隊項千芸及吳世祿老師、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陳兆群老師、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清助醫師及核醫科主任高嘉鴻醫師等。本團隊選擇糖尿病為最優先疾病標的之原因為,根據WHO的相關統計顯示,糖尿病病患的人口總數一直呈現驚人的成長,從1985年的3千萬人、1995年的1億3千5百萬人,到今日全球糖尿患者總數已超過1億7千7百萬人,而WHO更進一步指出,到2030年時,全球罹患糖尿病的總人口將爆破3億3千6百萬人。


實驗團隊主要以中醫藥為基礎,以活體基因影像配合全基因體基因表現圖譜解讀新平台,形成以基因體醫學為基礎之新藥開發技術平台。進一步建立調整血糖活性高效搜尋平台與調整血糖動物模式,完成多種中草藥調整血糖活性的搜尋,並藉由基因晶片的方式,分析具調整血糖功效之中草藥可能的活性機轉與標的受體,再利用蛋白質體學工具進行功能性蛋白質成分之鑑定、利用分子模擬技術評估各種蛋白質成分與標的受體的親合性,進一步導引可能具有相關活性的成份之分離與純化方法,最後再進行調整血糖實驗驗證其實質功效。


在這個中醫藥新藥產業案例中,本團隊發現一蛋白質(blood sugar-modulating polypeptide;BSM;新穎血糖調整蛋白具有新穎調降血糖的功能。其生產方式可來自於人工合成或經由『基因重組』、『天然物成分分離』等方式得到。與BSM胺基酸序列相似的同源性蛋白質,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活性。含有BSM不同長短胺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蛋白質,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活性。含有上述BSM同源性蛋白質的萃取液,也具有相似的降血糖活性。在第一型糖尿病小鼠模式中,BSM經腹腔注射或口服後,利用葡萄糖耐受性試驗進行測定,發現均具有明顯調降血糖的效應。若是與市售胰島素人體注射建議使用量1 IU/kg(35 mg/kg)相比,BSM只需注射5.41 mg/kg就可達到顯著調降血糖的效果,用量大約為胰島素的1/6。在第二型糖尿病小鼠模式中,BSM經腹腔注射後,利用葡萄糖耐受性試驗進行測定,發現具有明顯調降血糖的效應。若是與臨床用藥rosiglitazone相比,BSM達到相同調降血糖效應的用量僅需rosiglitazone的1/1850。而測定醣化血色素(HbA1C),也顯示BSM可以降低醣化血色素的濃度。最後經活體機轉確認及療效標的確認後,證實BSM適用於第一型及第二型糖尿病,且可用多種投與路徑(含注射及口服 ) 。


此一發現可有效地應用於新藥、植物新藥、保健食品及其它產業應用。以新藥開發而言,目前已將BSM完成全球智慧財產權佈局,並鎖定以胜肽藥為基礎。胜肽藥是國內生技製藥較陌生的一環,瑞士製藥巨頭Roche Holding AG(ROG-CH;羅氏藥廠) 2009年3月26日宣佈,將收購尚未持有的全美最大胜肽藥生技公司Genentech Inc. (DNA-US) 44%的股份,且出價金額提高至468億美元,由此案例可知胜肽藥產業之前景。與傳統學名藥相比,胜肽藥通常具有高度特異性、較強活性、較少藥物交互作用、較少堆積於組織中、低毒性等優點,但也有高單價、短半衰期、較差的生物可利用率等缺點。近幾年來,藉由利用標的進行藥物的高速篩選、製造過程的改進、使用非天然的胺基酸增加穩定性、改善劑型等方式,已逐漸可以克服胜肽藥的缺點,也因此胜肽藥的市場正以7.5%的年成長率逐漸增加,估計到了2010年,胜肽藥的市場總值將超過一百三十四億美金。


另外,以中醫藥產業開發案例的主角—BSM相比,最接近之胜肽藥為胰島素。胰島素由加拿大兩位科學家Banting和Best於1921年分離成功後,已有80年以上歷史,胰島素一直是治療糖尿病最主要的藥物。2003年全球胰島素市場已達40多億美元,為全球降血糖藥物市場重要的臨床藥品。據Datamonitor市調報告顯示,胰島素製品約佔糖尿病用藥30%的比例,約佔蛋白質藥物市場之16%的比例,且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上升如此快速的原因為胰島素治療適應症持續的擴大,包含第一型糖尿病患、第二型糖尿病控制不良、肝腎功能障礙、願意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妊娠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婦女懷孕時,都可利用胰島素加以治療。胰島素是由51個胺基酸以雙鍵胜肽組成的蛋白質,目前胰島素的來源包括使用豬胰臟經酸醇提取減壓濃縮法抽取純化的胰島素、基因工程技術之商業化人胰島素、或蛋白脢分解和化學加成合成之胰島素。胰島素因需求量大,新型胰島素之製劑已吸引各原有產品之藥商及一些新生技公司的注意,積極開發新劑型,如在肺部給藥、口腔給藥、經皮給藥和無針頭注射給藥等方向研究。以此一中醫藥產業開發案例,鎖定胰島素為主競爭、下降使用量或投與便利性方向,應有相當之商機。


若是將BSM與目前已進入新藥開發臨床三期試驗的糖尿病新藥—Pramlintide比較,Pramlintide是一種由37個胺基酸組成的胜肽化合物,雖然該藥可用於治療第一型及第二型糖尿病,但僅是輔助胰島素的療效,且Pramlintide單獨使用,對於第一型糖尿病並不具療效。而BSM可在胰島素缺乏的情形下直接發揮降血糖的活性,也可同時用於第二型糖尿病,所以BSM的應用範圍更廣。


目前治療第一型糖尿病的藥物,仍以胰島素為主,但因胰島素單價太高,且只能以注射方式投與,使用不便,因此本中醫藥產業開發案例擬以發展口服、降低胰島素用量或取代胰島素之第一型糖尿病胜肽新藥為研究目標。在初步研發的結果中,本研究團隊所發現的BSM,與傳統的胜肽藥或胰島素相比,具有以下幾個優勢:可以口服、不需注射、穩定、水溶性佳、單價較低(BSM的胺基酸殘基數量遠小於胰島素及Pramlintide,合成所需成本較低)、無免疫原性(許多經常食用的中藥或農作物都含有此胜肽)。因此,希望以BSM為基礎,發展口服、降低胰島素用量或取代胰島素使用之第一型糖尿病用藥,完成臨床前藥物開發之相關試驗。未來希望有具發動美國FDA植物新藥及新藥開發意願之廠商,進行技轉或策略聯盟,將此案例發展成具產業價值之智慧財產權。


中國醫藥大學新聞稿
http://www2.cmu.edu.tw/~iaci/epaper/2/2_1.html

----------------------


中國醫藥大學有兩項專利技術成果進軍2011台北國際發明展暨技術交易展

中國醫藥大學在中醫藥新藥與生物科技領域的研發能量充沛;即將在9月29日登場的「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年度盛會,中國 醫大獲推荐參展國科會兩項研究計劃『可預防動脈粥狀硬化之草本組合物、其萃取物,及由該萃取物所製成的保健產品』、『具血糖調控功能之蛋白質』獲得專利技 術成果,預期可帶動產業界合作投產的商機,市場的潛力無窮。

『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係行政院國科會與教育部、經濟部、國防 部、農委會等相關部會共同主辦,於9月29日至10月2日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1館D區展出四天,會場並設置「國科會科技創新館」,展出學研機構創新科 技及計畫研發成果,有效擴散學術研發能量,提供學研機構與技術需求產業媒合之國際性平台,以落實豐富多元的技術成果及學術研發能量能有效運用於民眾生活, 提升民生福祉。

中國醫藥大學受邀推薦參展的兩項技術發明,分別是藥學系吳介信教授主持的『可預防動脈粥狀硬化之草本組合物、其萃取物,及 由該萃取物所製成的保健產品』;專利編號I347190,這項發明係提供一種可預防動脈粥狀硬化之草本組合物、其萃取物,及由該萃取物所製成的保健產品, 該草本組合物包含預定比例的一黑木耳組份、一冬菇組份、一山楂組份、一洛神花組份、一大白芹組份,及一梅精組份。藉由所選定的黑木耳、冬菇、山楂、洛神 花、大白芹及梅精等組份的草本食材所表現出來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清除血脂肪的功效,並透過其所含有的各種有效成分相配合,確實能提供降低血脂肪、抑制 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抑制血小板凝集,及降低血栓形成,使本發明確實能表現出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功效。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侯庭鏞教授、醫 學系項千芸教授參與國科會研究計劃『具血糖調控功能之蛋白質』,目前已將研究成果申請台灣、美國、日本、歐盟等多國發明專利,其中台灣及日本的發明專利已 獲核准,專利字號分別為發明第I 342781號及特許第4772884號。專利名稱為「具血糖調控功能之多胜肽」、「Blood Sugar-Modulating Polypeptides」、「血糖值の上昇を抑制するための醫藥組成物及び血糖值の上昇を抑制するための藥の製造のためのポリペプチドの使用」。

目 前,這個新穎血糖調整蛋白質發明專利,中國醫大透過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合作進行開發新藥、植物新藥及保健食品。該研發團隊發現一蛋白質具有新穎調降血糖的功 能,在第一型糖尿病小鼠模式中,新穎調降蛋白經腹腔注射或口服後,利用葡萄糖耐受性試驗進行測定,發現均具有明顯調降血糖的效應。若是與市售胰島素人體注 射建議使用量1 IU/kg(35 mg/kg)相比,新穎調降蛋白只需注射5.41 mg/kg就可達到顯著調降血糖的效果,用量大約為胰島素的1/6。在第二型糖尿病小鼠模式中,新穎調降蛋白經腹腔注射後,利用葡萄糖耐受性試驗進行測 定,發現具有明顯調降血糖的效應。若是與臨床用藥rosiglitazone相比,新穎調降蛋白達到相同調降血糖效應的用量僅需 rosiglitazone的1/1850。而測定醣化血色素(HbA1C),也顯示新穎調降蛋白可以降低醣化血色素的濃度。最後經活體機轉確認及療效標 的確認後,證實新穎調降蛋白適用於第一型及第二型糖尿病,且可用多種投與路徑(含注射及口服 ) 。

在初步研發的結果,該研究團隊所發現 的新穎調降蛋白,與傳統的胜肽藥或胰島素相比,具有以下幾個優勢:可以口服、不需注射、穩定、水溶性佳、單價較低(新穎調降蛋白的胺基酸殘基數量遠小於胰 島素及Pramlintide,合成所需成本較低)、無免疫原性(許多經常食用的中藥或農作物都含有此胜肽)。因此,希望以新穎調降蛋白為基礎,發展口 服、降低胰島素用量或取代胰島素使用之第一型糖尿病用藥,完成臨床前藥物開發之相關試驗。

據統計,2003年全球胰島素市場已達40多億美元,為全球降血糖藥物市場重要的臨床藥品。以此一新穎血糖調整蛋白發明專利開發案例,鎖定胰島素為主競爭、下降使用量或投與便利性方向,預期商品化有市場商機。


中央社 2011/09/16
http://www2.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9027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