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兼職 方便料理病情
【明報專訊】同樣是 25歲的潘舍玟( Samantha),本來希望在副學士畢業後,在酒店業工作,但是升二年級暑假實習時,突然發現患上一型糖尿病,令她打消了計劃。由於規律的作息及定時的 飲食,配合胰島素注射,對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十分重要,偏偏酒店業不少職位需要輪班工作, Samantha只好無奈放棄。
熱愛瑜伽的她,畢業後朝瑜伽導師的路進發,在一所瑜伽中心工作一段時間後,得到「拜耳夢想基金」的資助,今年一月到印度 Bangalore瑜伽大學進修瑜伽導師及糖尿瑜伽課程,現在擔任兼職瑜伽導師,並在香港糖尿聯會義務教授瑜伽。
任兼職瑜伽導師的好處,是可以自行掌握時間,生活較規律,有助控制病情。若受聘于瑜伽中心,上課時間表未必能遷就自己,到時難免身不由己。
2008年07月28日 15:13 明報
血糖控制得宜病友可正常工作
糖尿病患者若屬於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病患,建議一天自行監測四次血糖;計畫懷孕或已懷孕的糖尿病患者,建議一天自我監測血糖七次以上。
金沙衛生所、金沙鎮糖尿病友會昨天舉辦糖尿病友聯誼活動;活動中請來署立金門醫院護理師楊依雯講解「血糖自我監測」;並請金門縣有氧舞蹈協會總幹事鄭淑芳指導「糖友」們進行「有氧體能伸展」。
糖尿病雖然現代醫學不能治癒的疾病,但只要依循醫護人員的指導,適當運動,並控制飲食,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標準,病患仍可正常工作及愉快生活。若能避免血壓過高或血壓過低,就可以預防眼睛、腎臟、神經組織及心臟血管等慢性合併症的產生。
根據楊依雯提供給糖尿病病友的資料,血糖的監測的頻率,因人而異。如果是「Type 1 DM」(第一型糖尿病)的病人,必須終身依賴注射胰島素治療;建議一天要測量四次血糖,時間為三餐飯前及睡覺前。
如果是計畫懷孕或已懷孕的糖尿病患,血糖宜控制在飯前70~105mg/dl,飯後小於140mg/dl。要達到如此嚴格的血糖控制,建議一天要自我監測血糖七次以上。時間為三餐飯前、飯後兩小時,再加上睡前。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若血糖起伏高低差距超過200以上者,一天要測量八次,包括三餐前、餐後二小時、睡前,還有半夜三點。
常發生低血糖或低血糖不自覺者的病患,因為低血糖的發生並無警示症狀,若錯失補充食物的時機,導致於腦細胞沒有足夠能量提供,會出現休克昏迷的危險;此類病人建議一天監測血糖四次以上。
昨天的活動,除了由楊依雯及金沙衛生所的人員指導「糖友」怎麼使用血糖機之外,還安排鄭淑芳示範「有氧體能伸展」運動。有效的運動、規則運動可使一般人的心血管疾病減少,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同時也可以減少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生。
由於金沙鎮的糖友們多半是「銀髮族」,鄭淑芳特別把體操動作具體化、實用化,例如「大肢體伸展」的動作好像是要把手舉高,抓取高架上的東西;「大肌肉肌力的加強」,則是做出「上面推推、下面推推」的運動。此外,她還教導老人家做一些「關節伸展」的體操。
在活動中,鄭淑芳還現學現賣,把她由女兒口中學來的歌曲-〈一個乾淨的地球〉,轉授給糖友們。這首歌曲的部分歌詞內容包括:「要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乾淨的地球。」「讓我們的愛心,化作大地的清流。清流繞著全球,淨化人心不煩憂。」
地球和人體一樣,都會生病;鄭淑芳希望糖友們除了維謢自己的健康,也能一起維護地球的健康。
記者張建騰/金沙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