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08年3月16日 星期日

清大宋信文團隊研發口服胰島素 通過動物試驗

清大宋信文教授研究利用奈米材料包覆胰島素, 經口服後不會被胃酸分解. 10年後有機會造福第一型糖尿病友!
宋教授的網址:
http://www.che.nthu.edu.tw/science/research/hsing-wen%20sung.htm

-------------------------------------------------------------------------------------

【蘋果日報96年1月11日記者何豪毅、蔡文英、甯瑋瑜╱綜合報導】

新竹清華大學化工研究團隊歷時三年研發,從蝦殼素提煉出幾丁聚糖,運用奈米微粒科技,將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包起來,以口服方式進入人體,以防胃酸分解,喪失療效,免除病人挨針注射之痛,堪稱患者福音。目前通過大白老鼠的動物實驗獲致初步成功。

醫學突破

該項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生物巨分子》(Biomacromolecules)期刊,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昨報導此事,全球矚目。

不過,藥物尚待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大型動物實驗與人體實驗才能上市,研究員透露:「若十年內能上市,已是破世界紀錄的快速度了。」然而消息昨晚傳回新竹清華大學,不少人驚訝:「真的哦,真是太厲害了!是台灣之光!」

糖尿病患可免挨針

該項研究由四十八歲的清大化工系教授宋信文擔任計劃總主持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陳炯東、萬能科技大學教授糜福龍、清大化工系助理教授湯學成等共同參與。昨《蘋果》記者向宋信文報此佳音,宋教授聽完後說:「哦!我還不知道BBC報導這件事。」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許惠恒說,胰島素屬蛋白質,經胃部會被胃酸破壞,醫界一直以來都希望能找出克服胃酸破壞的方法,因此目前對糖尿病患者只能施以皮下注射胰島素,宋信文研究團隊研發奈米幾丁聚糖包裹在胰島素外且用口服,免除糖尿病患者一天打三針的皮肉之痛。

蝦殼提煉抗胃酸物

宋信文說,研究計劃構想是以蝦殼素提煉出來的幾丁聚糖(Chitosan)與聚麩胺酸(Poly-γ- Glutamic Acid, γ-PGA)合成為100~200NM直徑的奈米微粒載體,包覆胰島素而成為新藥物,可通過胃酸到達小腸,經由幾丁聚糖對腸壁的合成效用讓小腸吸收胰島素,達到治療糖尿病效果。

參與研究的清大博士畢業生林宥欣指出,此計劃獲國科會支持三年前展開研究,去年進入白老鼠實驗階段,初步完成五組三十隻大白老鼠的對照實驗,發現奈米載體的口服胰島素成效頗佳,服用後八小時仍抑制患者體內葡萄糖達百分之五十五,甚至比注射型胰島素效果要好。全球有三億人以上的糖尿病患,糖尿病藥物市場超過四十億美元,因此該計劃獲不少藥廠矚目,研究團隊已準備向美國等地申請專利。

奈米微粒包覆胰島素計劃

☆英文名:Insulin-loaded Nanoparticles
☆使用材料:胰島素(Insulin)、幾丁聚糖(Chitosan)、聚麩胺酸(Poly-γ- Glutamic Acid, γ-PGA)
☆創新方法:改變傳統注射胰島素方式,研究將胰島素以奈米微粒為載體,以口服式補充糖尿病患的胰島素
☆克服問題:經由消化道,胃酸將破壞蛋白質,且小腸上壁難以吸收親水性結構的胰島素
☆優點:
.口服藥方式供糖尿病患使用,避免一天三次注射之不適。
.一次服藥藥效時間預估八小時,可於睡醒後未進食前、下午與睡前服用即可。
.開發新藥攜帶方便,患者較不受服藥型態限制生活。

註:此研究尚待人體實驗、藥品核准等程序,樂觀估計上市時間還要十年。
資料來源:宋信文研究團隊

宋信文 48歲
.學歷:東海大學化工系學士、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化工系博士
.經歷:喬治亞理工學院生醫工程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
.專長:醫學工程、化學工程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