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較少的家庭及朋友的支持, 讓糖尿病青少年心理健康
對於兒童的父母而言,第一型糖尿病診斷結果代表著生活上的危機,他們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才能適應,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心理社會支持與來自健康專業的指導(Hatton et al. 1995)。
參加Hatton等人之研究的父母就報告說,家人、朋友與其社會環境中的其他人,都陷入憂傷與恐懼中,然後多數人會撤回他們的支持,甚至造成 緊張的婚姻關係。但是在糖尿病出現前就能處理不幸的家庭,則有可能獲得良好的適應(Johnson, 1980)。相反的,那些經常發生衝突的婚姻、結構不穩定或經濟拮据、社會孤立的家庭,最常出現不幸的結局(Orr et al., 1983)。
青少年是糖尿病文獻紀錄中,遵從度與代謝控制力最差的時期(Anderson et al., 1996)。臨床的文獻報告認為,青少年渴望與同儕一樣,希望能脫離父母介入他們的自我照護而獨立。這些需求可能使他們降低遵從醫療建議的意願,尤其是當這些約束被視為干擾他們的自主權時,情況就會更糟(Prazar and Felice, 1975)。
此外,家庭環境對青少年的健康影響甚鉅。Anderson等人比較了青少年代謝控制良好與極差的兩組的家庭環境,他們認為衝突性高的家庭可能造成控制能力差的青年,控制良好的病患多半出身於支持性高、獨立且衝突較少的家庭環境(Anderson et al.,1981)。Lyons等人的研究則發現,糖尿病患不像慢性的精神病患需要家人的支持,反而是來自朋友的支持能讓他們維持健康(Lyons et al., 1988)。
對於這群年齡偏低、往往受到環境因素影響的糖尿病患,學者認為以生物-心理-社會取向的方法提供全人醫療,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照護目標。然而,大部分的醫師都是接受內科模式取向的訓練,很難在短時間讓他們改變為以此方法提供照護,而護理人員則是較為願意提供此 種照護的理想人選(Nichols, 1984)。
因為這個問題而日漸受到重視的解決方案,就是每一個護理人員與醫師小組都接受諮商技能訓練(Woodcock, 1996)。另外也有人主張,心理性照護不但需要健康專業者的基本溝通技能,也需要深入了解特殊族群病患的心理社會需求(Hixenbaugh and Warren, 1994)。
良好的心理性照護就是,認知到每一個病患都因為他們的心理需求而有不同的需要,其目標應該在於預防,至少在於減低心理性「併發症」及其相關病症的發生,而不是應付更加複雜、耗時、昂貴的介入法療程(Hixenbaugh and Warren, 1996)。此外,護理人員在許多方面都認為諮商法能為他們帶來更大的專業滿足感(Davis and Fallowfield, 1996)。
在欠缺正式支援的情況下,形形色色的諮商機構因而成立,其中許多是以自助團體的形式成立的。有人認為,參加自助團體能讓病患不再覺得自己像是蹺家逃避治療的 頑童,替病患的心理建築了安全無憂的感覺,因而能夠自己控制病情(Kelleher, 1994)。另外,Nichols極力主張,醫療人員如果僅提供生理的健康照護,最好也不過是次級服務,最差的情況則是招來怠忽職守的指控,因此必須以心 理性照護作為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將生理與情緒性表現視為一體的兩面,以此做為全人醫療的一部份,進而帶起病情控制的良好結果(1993: 200)。
從病患的角度來看,通常年輕患者會在剛得知診斷結果時尋求同儕的支持,或在離開醫院後與病友會面,由此顯示了從心理社會層面介入的潛在優勢,尤其是在診斷結果剛出爐的時候(Galatzer et al., 1982)。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不但無法適應診斷結果,並且容易因為該時期的不適應,導致慢性的心理問題與不遵從醫療處方。況且也只有少數患者在得知診斷結果時,會得到有關診斷結果的訊息及其意義以利適應(Warren and Hixenbaugh, 1996)。
糖尿病之確診不僅需要心理、社會的調適,還有病情處理的調適,也包括自我照護程序的教導。因此,在確診後關鍵性第一年的適應期間,病患的健康照護手冊中應該引入系統化的心理調適途徑,對於長期的生理與心理健康問題,這會是一種投資報酬率很高的方式(Pitts and Phillips, 2000)。
(本文由網友林宜佳小姐整理自弘智出版之《健康心理學》第十二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