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兒福聯盟, 飲料廠商, 衛生署, 家長, 兒童的說法, 只有一個感想---
廠商要賺錢, 家長觀念不足, 小孩有樣學樣...
想要身體健康, 不要糖尿病等代謝疾病, 真的唯有靠自己覺醒!
------------------------------------------------------------------------------------
朱武智/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07.26廠商要賺錢, 家長觀念不足, 小孩有樣學樣...
想要身體健康, 不要糖尿病等代謝疾病, 真的唯有靠自己覺醒!
------------------------------------------------------------------------------------
「飲料有顏色與泡泡、香香的,喝起來甜甜冰冰,很舒服,爸媽比我還喜歡喝!」這是台灣許多兒童的心聲。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小朋友一天至少喝一瓶含糖飲料者約占四五%,有三%每天喝三瓶,排名高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以色列。
兒盟在台北、台中、高雄與花蓮四地抽訪九所小學共一一一○名小四、小五學生,有效問卷一○二六份。
高熱量奶茶類 最愛第一
調查發現,廿一.八%台灣孩童一天喝一瓶含糖飲料,一九.九%一天喝二瓶,三%一天喝三瓶,合計四四.七%。對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會 員國的調查結果,台灣竟排名第二位。第一名是以色列的五二.%,第三名蘇格蘭四三.九%,美國卅九.六%第四,英格蘭卅七.一%第五。
調查也發現,台灣的小朋友最愛喝的飲料,第一名是高糖、高熱量的奶茶類如珍珠奶茶,其次是運動飲料、思樂冰等冰沙與綠紅茶等。五%小朋友買冰火、沙哇、思美洛等酒精性飲料,家長應特別注意。
兒盟還發現,孩子到飲料店選購飲品時,只有卅七.二%會注意飲料糖分,選擇少糖、半糖或無糖的現泡飲料,其餘由業者調製而無意見。有四.五%的孩子要求加糖,覺得比較好喝,也因之攝取過量的糖分和熱量。
小朋友為何喜歡喝含糖飲料?七一.四%說「爸媽常買」,孩子自己買的比率才五七.九%;九三.三%的孩子說家長會買飲料放在家裡或冰箱,甚至有廿三.八%的家長本身喜歡喝飲料。值得注意是,高達卅二.四%孩子答說,家長很少或從不提醒他們喝水。
學校飲水不佳 小孩排斥
調查還發現,學校提供的飲水環境與設施並不友善,導致孩子不喜歡喝水。卅二.九%孩子認為學校飲水機很髒、不乾淨,好像不曾清洗,上面還留 下飯粒與菜渣;卅六.二%覺得飲水機有味道、很難聞;廿卅.六%認為飲水機距離教室很遠,不想去。自帶水壺的孩子中,卅九.八%反應,上課時間不准喝水;兒盟認為此一規定不近情理,有待商榷。
小朋友喝飲料的最主要動機是解渴,占七○.二%;其次是喝起來香香、甜甜的六占○.四%;好奇而想嘗試新口味的占五一.八%;再依序是參加抽獎、有贈品,有果粒且很好吃,或同學也在喝。
碳酸飲料會增加罹患代謝疾病的機率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7/07/24 07:30
研究發現,碳酸飲料和現在中年人愈來愈常見的代謝症候群有關,即便是使用代糖,沒有熱量的汽水,經常飲用,也不利健康。(夏明珠報導)
代謝症候群是指體內和代謝有關的心血管危險因子聚集的現象,這些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腹部脂肪累積以及葡萄糖耐受不良,葡萄糖耐受不良就是糖尿病的預兆。
目前為止,飲料被認為和代謝症候群有關,主要是因為飲料中含有高糖份。為了進一步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一項心臟疾病研究的樣本,這項以五十多歲中年人為對象的研究,是在1998到2001年進行,研究之初,樣本群都沒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飲用一份以上飲料的人,發生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會比不常喝飲料的人高百分之48。
過去成有研究顯示,習慣喝飲料的人,飲食也偏向高熱量和高油脂,這類人攝取的纖維通常也比較少。
國際醫療界對於代謝症候群的定義,有些微差異,世界衛生組織是以糖代謝為基礎,糖尿病患或是空腹血糖偏高的人,如果合併有肥胖、脂肪代謝異常、高血壓以及蛋白尿等四種情況的其中兩種,就可以被認定患了代謝症候群。
中國時報 2007.07.26
水果切片提味 引導孩子喝水
朱武智/台北報導
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二○%的孩子每天喝的含糖飲料比喝水還多,有一成的小朋友每天喝白開水不到五百CC。醫生說,即使是低糖飲料,對小朋友也不好,喝太多或長期飲用會造成腎臟負擔、心跳加快及發胖等疾病,提醒家長盡可能讓孩子喝白開水。
如何引導孩童少喝飲料、多喝水?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說,調查顯示,若家長不准孩子買飲料,六二.六%的孩子就不喝飲料,可見家長要帶頭示範,並少買飲料給孩子喝,必然可減少孩子喝飲料的機會。
其次,家長可在水中加入檸檬、柳丁或蘋果等水果切片,再倒一點蜂蜜,讓水看起來多一點色彩、多一點淡淡的水果香,以漸進方式讓孩子多喝水。
兒 盟指出,以一杯六百CC(略多於一個馬克杯)計算,奶茶熱量約三六○卡,喝一杯就占身體每日應攝取熱量約二千五百卡的十六%;汽水、可樂等碳酸飲料熱量二 七○卡,占當日熱量攝取的十二%。水果冰沙飲料熱量約二四○卡,一杯占每日熱量的十一%。常喝飲料,熱量可能攝取太多。
小兒科醫師王普善也說,即便低糖或零熱量的代糖飲料,也含化學物質,加上人工香料與色素,喝多了對身體實在不好。
她舉例,高糖、高熱量飲料增加孩子肥胖和罹患蛀牙的機率,也可能引發糖尿病、動脈硬化、腎臟等疾病;茶類、可樂等碳酸飲料含草酸,容易產生結石。
而富含咖啡因的茶類、可樂和咖啡,若長期飲用,將刺激孩子的中樞神經,造成興奮、心跳加快等作用,甚至影響孩子腦部發育及智力發展。她主張,最好的飲料,就是透明無味的水。
但兒盟調查發現,二○%的孩子每天喝含糖飲料比喝水多,也就是每五個孩子中,有一個是如此;再問是否知道喝飲料過多對身體不好,九五,四%的孩子都說「知道」,只不過他們照喝不誤。
調查指出,一○.九%的孩子一天喝又大約只有五百CC、一個馬克杯的量。以衛生署每人每天喝水量一千五百到一千八百CC計算,則合計六九.三%的小朋友每日喝水量都不及格。
中國時報 2007.07.26
家長身教「示範」小孩不喝也難
黃庭郁/台北報導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據基金會長期觀察,愛喝含糖飲料的孩子,家長百分之百也是飲料迷。且由於認知不清,家長選擇飲料時很容易受廠商「健康訴求」的吸引,主管機關若未嚴格把關,消費者很容易上鉤,還把這樣的習慣「代代相傳」。
許惠玉說,董氏今年五月完成一份針對全台一千五百名四到六歲幼兒、廿五歲到四十四歲家長的調查。結果顯示,四七%幼兒、四二%家長每天都會喝超過一罐的含糖飲料。喝含糖飲料的家長與幼兒「呈現高度正相關性」,凡是小朋友喝含糖飲料,家長也一定有喝。
進一步詢問家長與小朋友最常喝的含糖飲料,差異不大,只是排序不同。家長最愛的前三名依序是加味茶、奶茶、米漿;孩子是碳酸飲料、奶茶與加味茶。
問「口渴時會選擇什麼飲品來解渴?」家長選無糖茶、白開水、含糖茶;但小朋友還是喜歡喝含糖茶、奶茶,鮮奶排第三,白開水遠遠排到第七。
許惠玉指出,小朋友的飲食習慣受大人影響極大,但飲料選擇上,半數家長「偶爾才管」,五分之一的家長根本「很少管」,推測可能原因應是「自己都在喝了,不會去管小孩子喝」。
碳酸飲料已被定位為「不健康飲料」,「未必就很健康」飲料還有冬瓜茶、水果醋、稀釋果汁、水果茶、運動飲料等,但高達七、八成孩童相信這些飲料很健康。 許惠玉強調,除了口味、價格,影響消費者最大的就是產品宣稱的「健康訴求」。基金會從民國七十八年開始關注含糖飲料迄今,眼看著當年喝含糖飲料長大的孩子就要為人父母,對含糖飲料不設防的心態勢必影響下一代,值得主管機關留心。
中國時報 2007.07.26
拗不過孩子…連夢話都是「我要飲料」
江昭青/台北報導
我要飲料、我要飲料…」,今夏氣溫一再飆高,平常就愛喝含糖飲料的小朋友更是每天狂買狂喝。北市一位李媽媽說,四歲的小兒子每天都吵著要喝一瓶果茶或葡萄汁、檸檸紅茶,有天晚上連說夢話都喃喃說要喝飲料,讓她傻眼。
李媽媽有兩個兒子,老大十歲,老二現年四歲,大概從六月以來,兩個兒子每天至少要喝一瓶飲料。她說,老大愛喝「舒跑」及「檸檬紅茶」,老二也跟著哥哥喝,後來愛上果茶及葡萄汁。
李媽媽說,暑假後更不得了,只要出去運動或到公園小玩一下,兩個兒子一定吵著「飲料、飲料」,一天最多可喝三瓶。小兒子一口氣能喝完一瓶罐裝檸檬紅茶,甚至起床後直奔冰箱拿含糖飲料喝光光,連早餐都沒吃。
李媽媽說,她知道小朋友常喝飲料不好,但天氣實在太熱,帶水出去又不是很方便。而且,現在的飲料瓶實在太可愛了,有的是kitty造型,有的是多啦A夢,有的是美少女,有的彎彎曲曲;飲料本身更是五顏六色。
她說,兒子常是為了「瓶子」去買,如果不買,大兒子不是臉色垮下來,就是露出非常傷心的表情,「要看有多狠心」,才能忍住不買給他。小兒子則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坐在路上號啕大哭,弄得她不買不行。最誇張的是,日前台北氣溫高達卅八.六度,小兒子當晚作夢竟直說:「買飲料…」。
還有一位醫生爸爸說,兒子唸小三,但「所有的小孩都在喝飲料」,兒子也要和同學一樣,「不喝就吃不下飯,那更嚴重,因此,就給他喝了吧。」一位劉媽媽坦承,這種夏天,自己一天都喝三瓶綠茶,「如何叫孩子不要喝呢?」
小學五年級的小衡說,他最愛喝的是檸檬紅茶、雪碧和可樂,「不只我啦,全班都愛喝。」他說,飲料甜甜的,夏天再加點冰塊,更是好喝,比白開水棒多了。另一位陳小弟說,他愛喝可樂,他不會講為什麼,反正就是超好喝。
當老師的陳媽媽說,三歲的兒子也常吵著要喝飲料,但她都當「沒聽見」,不用多久,兒子就不再吵,「反正只要堅持,孩子也沒辦法。」
中國時報 2007.07.26
茶飲賣得最好 競爭激烈
徐亦橋/台北報導
台灣飲料市場已破五百億元規模,以含糖飲料為大宗,高佔近九成比例。業者表示,以健康導向為名要大家不喝「糖水」根本不可能。
根據台灣區飲料同業公會統計,台灣去年飲料銷售總值已達四百九十四億元,當中成長量最高的一、二名的是包裝水及即飲茶,但碳酸飲料卻逆勢下跌,出現了八%的負成長。
統一企業表示,國內飲料市場目前以茶飲占大宗,一年有二百億元的規模,約占整體市場的四成多;其次依序是咖啡、水、碳酸飲料、果汁等。茶飲料市場競爭激烈,雖然目前市場以無糖、健康走向,但是整體包裝茶市場仍以含糖為大宗,無糖茶佔比不高。民國八十六年是茶與碳酸飲料「豬羊變色」的關鍵年,當時碳酸飲料一年仍有一百億元的規模,但是隨後市場逐年萎縮,至今只剩下七十億元。而茶飲料卻從當年的一百卅餘億成長到目前的二百億元。
一位超商主管表示,碳酸飲料市場規模雖然逐年下降,但是可口可樂今年四月推出「無糖」的ZERO飲料,市場票房翻紅,目前已有二位數的成長,也讓可口可樂股市行情連番上揚。
中國時報 2007.07.26
飲料業者:不如重視飲食均衡
張亦良/台北報導
喝含糖飲料有地域性、心理滿足等複雜因素的需求。飲料業者表示,與其限定兒童不准喝含糖飲料,不如多重視他們均衡飲食的觀念。家長也應該想想自己也有「愛吃甜食」的童年。
國內某知名茶飲品公司表示,該公司過無數次市調發現,有關消費者選購飲料的需求,第一名的答案永遠是「好喝」,其次是「解渴」。這二個答案幾乎可以證明飲料為什麼「一定要含糖」的現象。
至於一些機能性飲料,即使有再健康的功效掛保證,只要是「不好入口」就會被市場打回票,而要順口,只有加糖最便捷。
飲料業者表示,其實,消費者喝含糖飲料的需求,是天性,口中的甜味,會牽動心理的滿足感。以日本朝日綠茶進軍東南亞市場為例,當時日本以無糖綠茶為市場主流,沒想到天氣炎熱的泰國根本不吃這一套,當地人偏愛的加糖綠茶,甜度還高過果汁。
市場深入調查後才發現,愈是炎熱地區的民眾,流汗多,只有喝到甜味的飲料,才有提神解渴的明顯感受,所以當地含糖茶能高占八成以上市場。
國內市場也是如此,無糖的包裝茶在南部市場明顯不受青睞,有許多人仍有「喝無糖飲料不如在家喝開水,既要花錢,就要買有甜味」的觀念。
統一企業表示,當初思樂冰完全撤退北部、中部市場,而南部市場對思樂冰的需求從未冷卻過,所以能一直存在。飲料業者表示,其實限制兒童喝飲料,還不如多關心他們飲食均衡,更何況甜食取得不只飲料一途,如果偏食,吃太多高含糖量的水果,對健康也沒有幫助。
黃庭郁/台北報導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據基金會長期觀察,愛喝含糖飲料的孩子,家長百分之百也是飲料迷。且由於認知不清,家長選擇飲料時很容易受廠商「健康訴求」的吸引,主管機關若未嚴格把關,消費者很容易上鉤,還把這樣的習慣「代代相傳」。
許惠玉說,董氏今年五月完成一份針對全台一千五百名四到六歲幼兒、廿五歲到四十四歲家長的調查。結果顯示,四七%幼兒、四二%家長每天都會喝超過一罐的含糖飲料。喝含糖飲料的家長與幼兒「呈現高度正相關性」,凡是小朋友喝含糖飲料,家長也一定有喝。
進一步詢問家長與小朋友最常喝的含糖飲料,差異不大,只是排序不同。家長最愛的前三名依序是加味茶、奶茶、米漿;孩子是碳酸飲料、奶茶與加味茶。
問「口渴時會選擇什麼飲品來解渴?」家長選無糖茶、白開水、含糖茶;但小朋友還是喜歡喝含糖茶、奶茶,鮮奶排第三,白開水遠遠排到第七。
許惠玉指出,小朋友的飲食習慣受大人影響極大,但飲料選擇上,半數家長「偶爾才管」,五分之一的家長根本「很少管」,推測可能原因應是「自己都在喝了,不會去管小孩子喝」。
碳酸飲料已被定位為「不健康飲料」,「未必就很健康」飲料還有冬瓜茶、水果醋、稀釋果汁、水果茶、運動飲料等,但高達七、八成孩童相信這些飲料很健康。 許惠玉強調,除了口味、價格,影響消費者最大的就是產品宣稱的「健康訴求」。基金會從民國七十八年開始關注含糖飲料迄今,眼看著當年喝含糖飲料長大的孩子就要為人父母,對含糖飲料不設防的心態勢必影響下一代,值得主管機關留心。
中國時報 2007.07.26
拗不過孩子…連夢話都是「我要飲料」
江昭青/台北報導
我要飲料、我要飲料…」,今夏氣溫一再飆高,平常就愛喝含糖飲料的小朋友更是每天狂買狂喝。北市一位李媽媽說,四歲的小兒子每天都吵著要喝一瓶果茶或葡萄汁、檸檸紅茶,有天晚上連說夢話都喃喃說要喝飲料,讓她傻眼。
李媽媽有兩個兒子,老大十歲,老二現年四歲,大概從六月以來,兩個兒子每天至少要喝一瓶飲料。她說,老大愛喝「舒跑」及「檸檬紅茶」,老二也跟著哥哥喝,後來愛上果茶及葡萄汁。
李媽媽說,暑假後更不得了,只要出去運動或到公園小玩一下,兩個兒子一定吵著「飲料、飲料」,一天最多可喝三瓶。小兒子一口氣能喝完一瓶罐裝檸檬紅茶,甚至起床後直奔冰箱拿含糖飲料喝光光,連早餐都沒吃。
李媽媽說,她知道小朋友常喝飲料不好,但天氣實在太熱,帶水出去又不是很方便。而且,現在的飲料瓶實在太可愛了,有的是kitty造型,有的是多啦A夢,有的是美少女,有的彎彎曲曲;飲料本身更是五顏六色。
她說,兒子常是為了「瓶子」去買,如果不買,大兒子不是臉色垮下來,就是露出非常傷心的表情,「要看有多狠心」,才能忍住不買給他。小兒子則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坐在路上號啕大哭,弄得她不買不行。最誇張的是,日前台北氣溫高達卅八.六度,小兒子當晚作夢竟直說:「買飲料…」。
還有一位醫生爸爸說,兒子唸小三,但「所有的小孩都在喝飲料」,兒子也要和同學一樣,「不喝就吃不下飯,那更嚴重,因此,就給他喝了吧。」一位劉媽媽坦承,這種夏天,自己一天都喝三瓶綠茶,「如何叫孩子不要喝呢?」
小學五年級的小衡說,他最愛喝的是檸檬紅茶、雪碧和可樂,「不只我啦,全班都愛喝。」他說,飲料甜甜的,夏天再加點冰塊,更是好喝,比白開水棒多了。另一位陳小弟說,他愛喝可樂,他不會講為什麼,反正就是超好喝。
當老師的陳媽媽說,三歲的兒子也常吵著要喝飲料,但她都當「沒聽見」,不用多久,兒子就不再吵,「反正只要堅持,孩子也沒辦法。」
中國時報 2007.07.26
茶飲賣得最好 競爭激烈
徐亦橋/台北報導
台灣飲料市場已破五百億元規模,以含糖飲料為大宗,高佔近九成比例。業者表示,以健康導向為名要大家不喝「糖水」根本不可能。
根據台灣區飲料同業公會統計,台灣去年飲料銷售總值已達四百九十四億元,當中成長量最高的一、二名的是包裝水及即飲茶,但碳酸飲料卻逆勢下跌,出現了八%的負成長。
統一企業表示,國內飲料市場目前以茶飲占大宗,一年有二百億元的規模,約占整體市場的四成多;其次依序是咖啡、水、碳酸飲料、果汁等。茶飲料市場競爭激烈,雖然目前市場以無糖、健康走向,但是整體包裝茶市場仍以含糖為大宗,無糖茶佔比不高。民國八十六年是茶與碳酸飲料「豬羊變色」的關鍵年,當時碳酸飲料一年仍有一百億元的規模,但是隨後市場逐年萎縮,至今只剩下七十億元。而茶飲料卻從當年的一百卅餘億成長到目前的二百億元。
一位超商主管表示,碳酸飲料市場規模雖然逐年下降,但是可口可樂今年四月推出「無糖」的ZERO飲料,市場票房翻紅,目前已有二位數的成長,也讓可口可樂股市行情連番上揚。
中國時報 2007.07.26
飲料業者:不如重視飲食均衡
張亦良/台北報導
喝含糖飲料有地域性、心理滿足等複雜因素的需求。飲料業者表示,與其限定兒童不准喝含糖飲料,不如多重視他們均衡飲食的觀念。家長也應該想想自己也有「愛吃甜食」的童年。
國內某知名茶飲品公司表示,該公司過無數次市調發現,有關消費者選購飲料的需求,第一名的答案永遠是「好喝」,其次是「解渴」。這二個答案幾乎可以證明飲料為什麼「一定要含糖」的現象。
至於一些機能性飲料,即使有再健康的功效掛保證,只要是「不好入口」就會被市場打回票,而要順口,只有加糖最便捷。
飲料業者表示,其實,消費者喝含糖飲料的需求,是天性,口中的甜味,會牽動心理的滿足感。以日本朝日綠茶進軍東南亞市場為例,當時日本以無糖綠茶為市場主流,沒想到天氣炎熱的泰國根本不吃這一套,當地人偏愛的加糖綠茶,甜度還高過果汁。
市場深入調查後才發現,愈是炎熱地區的民眾,流汗多,只有喝到甜味的飲料,才有提神解渴的明顯感受,所以當地含糖茶能高占八成以上市場。
國內市場也是如此,無糖的包裝茶在南部市場明顯不受青睞,有許多人仍有「喝無糖飲料不如在家喝開水,既要花錢,就要買有甜味」的觀念。
統一企業表示,當初思樂冰完全撤退北部、中部市場,而南部市場對思樂冰的需求從未冷卻過,所以能一直存在。飲料業者表示,其實限制兒童喝飲料,還不如多關心他們飲食均衡,更何況甜食取得不只飲料一途,如果偏食,吃太多高含糖量的水果,對健康也沒有幫助。
行政院衛生署新聞稿 2007/07/27
針對報載我國小朋友每天至少喝一瓶含糖飲料的比率佔了45%,高居世界第二。行政院衛生署強調「喝水最好」,同時針對校園販賣食品及零食廣告管理已有具體規範,請社會大眾一起配合。
就健康的立場來看,以一瓶600c.c.的含糖飲料約有250大卡的熱量,每天一瓶,每個月就會多攝取7,500大卡,這樣的熱量,大概可以讓您每個月增 加1公斤體重。攝取過多的糖,除了容易使脂肪細胞堆積,產生的肥胖問題,也會使三酸甘油酯升高,引發脂肪肝。長期下來,更可能使血糖控制不穩定,讓誘發糖 尿病的危險性增高。如果在學童時期就養成喝含糖飲料的習慣,將來成年之後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無可預期。再者,物價節節上漲,每天少喝一瓶飲料,以平均每瓶 20元來說,一家四口,每個月可省下2,400元,一年可節省28,800元,在物價上漲薪水不漲的情況下,不無小補。
為減少學童取得含糖飲料的機會,衛生署與教育部共同訂定「學校餐廳廚房員生消費合作社衛生管理辦法」,將不符合健康原則的食品趕出校園。並積極與國內業者 溝通,希望站在促進消費者健康的立場上,於兒童容易接觸到電視廣告的頻道及時間,避免播出高油、高鹽、高糖的食品廣告。衛生署更會以「維持理想體重」、 「均衡攝食各類食物」、「三餐以五穀為主食」、「儘量選用高纖維的食物」、「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原則」、「多攝取鈣質豐富的食物」、「多喝白開水」、 「飲酒要節制」等八大原則為基礎,積極推動全民健康飲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