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魏忻忻/台北報導】 2007.04.18
糖尿病患必須學習自我注射,有時還被誤認為攜帶毒品,得忍受外界誤解。
每天都要打胰島素的小平(化名)騎車被攔,警察原本只想看他駕照,一發現他帶著注射針筒和針頭,就認為他注射毒品,帶回警局。其實小平是第一型糖尿病患,但警方不相信他的解釋。
也有成人患者出國時在海關被攔,甚至沒收藥品、針具,理由是擔心針具成為攻擊武器,患者只好越洋求援,拜託醫師緊急傳真診斷證明。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世澤說,現在多數糖尿病患已知出國前要請醫師開一紙英文診斷證明,以免在地球彼端被誤會,甚至連救命藥品都被沒收。
蔡世澤指出,第一型糖尿病患需終身注射胰島素,現雖有「筆針」可以選擇,但仍有患者必須準備一堆針筒和針頭,社會大眾常把打針和毒品畫上等號,有時讓患者蒙受不白之冤。
蔡世澤曾在深夜為青少年糖尿病患「做保」,挽救他免於牢獄之災,更避免胰島素遭沒收,錯過注射時間,還有生命危險。
像前面提到的小平,眼看著要被當做毒犯,年輕的他很慌張,爸媽雖然到警局解釋,但警方不相信,回嗆:「這種老套的藉口,我們看多了!」。爸媽只有緊急聯絡醫院,醫師出馬,才還孩子清白。
康泰基金會執行長陳良娟說,把注射胰島素誤為打毒品,不能全怪警方,青少年血氣方剛又叛逆,有人根本「不屑」向警方解釋,才會產生誤會。但她也說,許多從小注射胰島素的孩子承受太多異樣眼光,也非常委屈,難免有時會出現「我為什麼要解釋?」「說了你們也不懂!」的想法。
康泰基金會定期舉辦第一型糖尿病病友聚會,參加病友已逾千名,他們所受到的委屈,他人難以想像。有人直接被老師拒絕,理由是「上學期有個心臟病,這學期又來個糖尿病,我照顧不了!」還有老師安排糖尿病兒單獨在某個角落,因為「這麼小就得糖尿病,一定會『傳染』給別人!」
還有高中籃球校隊學生被發現注射胰島素後就再沒上場機會。陳良娟說,這位病友是籃球校隊,一被發現有糖尿病,馬上被要求退出球隊。
HI 看到你的留言 用email也不知道要寄去哪 只好留在這裡 我的email: yuchia.lo@gmail.com 歡迎來信指教 不過我狀況較特殊 因為我是大學畢業典禮 前一星期發病的 (是的 我住院期間請假去學校參加畢業典禮) 所以對於病友的一些青春期心理的轉折 比較不清楚 但對於到國外唸書 則是我剛近大學時就有的夢 可能因為從小就較讀獨立吧 所以家人也都漫放心讓我出國的 以您女兒的年紀 我想等到她要出國 我可能都已經就業N年了吧 哈哈 另外一點 炎炎夏日的現在 加上她幼稚園的年紀 讓我想到 我以前當了4年的YMCA游泳教練 時常接觸到她這年齡 可能連爸媽名字都說不清的小孩 也接觸過一些 有過動或是感覺統合失調的小孩 第一型糖尿病的小孩倒是沒接觸過 不過我相信 只要跟教練溝通得宜 相信也是可以讓孩子有愉快的回憶的 YMCA是個不錯的推薦 因為國內的游泳教學體系 基本上是源自於YMCA的 對於教練培訓也是有定期培訓的 當然 經濟能力許可的話 請私人教練也是不錯的方法 教學方式跟孩子安全都是可以橋的 壞處是 教練的品質沒把握 跟孩子可能會因為沒有人一起學而絕得無聊吧 提外話一堆 呵呵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