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07年12月20日 星期四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以及 病友十項眼科須知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國泰醫院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更是現代人失明的可怕病源;根據統計發現,它是台灣中老年失明最重要的原因。台灣的糖尿病患經常都要到眼睛模糊到幾乎看不見的地步才會就醫,而這個時候很可能都已經發展到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或是玻璃體出血了,即使藉由手術也才只能幫病患恢復一部分的視力而已。

成因與症狀

糖尿病對全身系統的影響就在於它是一種「血管病變」,因為血糖濃度過高,造成血管滲透壓過高,為了維持血管內外壓力均衡,血管管壁細胞過度使用,造成慢性血管功能不佳,最後就形成了「血管病變」,這種病變在微小血管方面尤其嚴重,主要是它無法保存血中重要成分如水分、血分及蛋白質、脂肪等。

糖尿病眼底病變主要就是微細血管病變,如果水分跑出來,就形成黃斑部水腫;而血跑到血管外面,就會造成視網膜出血;當蛋白質、脂肪溢出血管外,也會造成視網膜滲出物。而眼底視網膜是我們看東西最重要的構造,視網膜上只要有任何溢出物,當然都會影響視力了。另外血管內血糖太高,也會造成血管管壁增厚或形狀變形,而造成血管阻塞,最後就會造成視網膜缺氧而更加的影響視力。

視網膜缺氧是一種很嚴重的狀況,它不只造成視網膜視覺�茩M缺乏氧氣及養分,因而功能不良、看不清楚,而且還會引致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這種「新生血管」本是眼睛代償地用來彌補正常血管之不足,可是實際上這種血管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它的管壁更為脆弱,極易破裂、出血,一旦出血就可能導致失明。也因此,目前醫界依有無新生血管增生,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大致分為前期及後期:無新生血管時屬前期,應趕快控制血糖,並補充維他命E等血管保健的營養品來預防血管病變;一旦有了新生血管就屬後期了,到了後期就只能靠雷射、手術及持續追蹤預防眼底出血來保住視力了

糖尿病眼底病變的檢查

以往糖尿病患往往都要到視力已經出問題了才就診,但此時往往破壞也已經相當嚴重,所以效果並不好。而目前的糖尿病治療觀念,通常在一發現有糖尿病之後,就應立即到眼科作詳細檢查,以確知眼睛的健康情況。對眼部正常無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醫師多會建議至少半年應該檢查一次;倘若診斷是有非增生性的視網膜病變,便要每三至六個月就醫追蹤;若為增生性視膜網病變,每一至三個月內就要追蹤一次;但若已經有玻璃體出血,兩周就應回診蹤,以免視網膜剝離。

糖尿病視網膜症主要是看眼底視網膜的變化,因此必須進行眼底檢查,一般眼底檢查必須先用散瞳劑將瞳孔放大後,檢查眼底有無血管增生或其他病變。倘若眼底檢查顯示有較嚴重病變,就必須要進一步進行螢光眼底血管攝影,方法是從靜脈打入螢光劑隨血液進入眼底,令有病變的血管顯現出來,或看出有無黃斑部水腫,而這也常是患者是否需做雷射治療的評估指標。

治療與保健

糖尿病眼底病變的治療,首重血糖的控制。血糖控制不良,就算眼科醫師再怎麼努力,也很難阻止眼底病變的進行。臨床上,眼科醫師會根據眼底的變化而決定療的方式:疾病的前期可用藥物,如維他命E等輔助;到了後期就須雷射治療甚至手術了。

糖尿病眼底病變的雷射治療分為周邊視網膜雷射及中間黃斑部雷射兩種,由於患者眼睛血管流入的氧不足而缺氧,周邊視網膜雷射是將周邊會分掉血氧的黃斑部外缺氧視網膜血管打掉,以保住中心視力,而黃斑部的雷射則是要消除黃斑部水腫以增進中心視力。

到了末期,因為新生血管可能會在視網膜甚至瞳孔等虹彩各處增生,當虹彩產生新生血管時,眼內房水不易排除,就會造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此時便需進行冷凍治療減少房水的分泌。糖尿病引發的青光眼不能等閒視之,不但疼痛難治,而且青光眼的壓力大到一定程度還可能引發角膜破皮而導致細菌感染,甚至引發眼內炎、眼窩炎,嚴重者甚至因此必須摘除眼球。

治療黃斑部病變的經瞳孔光熱療法(TTT)不僅能解除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對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療效也不錯,不僅黃斑水腫的水氣消很快,患者視力也有進步。

糖尿病眼末期最麻煩的還有玻璃體出血、牽引性網膜剝離,倘若玻璃體出血嚴重且無法自行吸收,以致原應清澈透明的玻璃體混濁光線無法穿透,便需進行玻璃體切除手術。而眼底出血導致視網膜纖維化產生牽引性的視網膜剝離時,就得修補視網膜甚至玻璃體切除才能挽救。

http://www1.cgh.org.tw/content/healthy/scope/med/eye/DM-retinopathy.htm


糖尿病(DM)病人十項眼科須知

台安醫院眼科主任 周文穎

DM病人為什麼必須做眼睛的檢查?

DM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的內分泌疾病。主要的併發症都是由日積月累的微細血管病變造成。在眼睛的問題中影響病人日常生活最多的是視網膜病變。但是,可怕的是初期的病變常常沒有什麼症狀,等到覺得視力模糊時,視網膜可能已經進入較嚴重的病變期了。目前已開發國家中,DM仍然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所以有DM 的病人切勿輕忽,記得要定期的做眼部檢查才好。

DM病人多久需作一次眼睛的檢查?

原則上,若是初發現有DM時,血糖超過250mg/dl,便應該同時做眼睛的檢查。若是低於此數值,可在醫師建議下一個月內做檢查。若初次檢查眼睛完全沒有問題,則可一年檢查一次。但是,若發現有出血、血管滲出物等病變,就需依照病變的程度每半年或每三個月檢查一次。

有哪些情況使病人容易得眼睛的併發症?

容易在視網膜出現病變的危險因素有:
1. 罹病的期間︰約34-59%的DM病人在其一生中發現不同程度的病變。10年以上病史的病人,第一型DM約40%,第二型DM約20%會有糖尿病視網膜的病變。
2. 血糖控制的好壞與穩定度︰經常的穩定控制在200mg/dl以下,則有可能10年也少見病變。
3. 肥胖︰暴飲暴食、體重過重,不但DM控制不易,眼睛也易因此容易病變。
4. 高血壓︰DM本就是血管結構問題,高血壓會使病變加快、加劇。
5. 其他:腎臟功能好壞、是否持續良好運動習慣、抽煙或嗜酒、都可能影響眼睛病情。

為什麼病人至眼科檢查眼睛須要點散瞳劑?

視網膜位在眼球的深部,就像是照相機裡的底片。為了能詳細檢查,點散瞳劑把瞳孔暫時放大,雖然短時間內會有怕光或視力模糊,確實不太舒服,但是卻是非常必要的檢查手續。

螢光眼底血管攝影檢查的目的是什麼?

雖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經間接眼底鏡直接檢查出來,但是有時還得藉由螢光眼底血管攝影術來判斷栓塞的位置,或水腫的範圍,並可作為雷射激光治療前後病灶復原程度的比較。是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非常重要的方法。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有什麼程度上的不同?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大致分為:
1. 背景性(非增殖性):早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上的血管形成小血管瘤,體液滲出,視網膜有點狀出血,水腫等變化。
2. 增殖性:視網膜上新生血管形成。隨著病程出現大量視網膜出血、玻璃體出血,甚至纖維化,拉扯視網膜,造成視網膜剝離。
3. 黃斑部病變:黃斑部是視網膜上感光細胞最集中的地方,如果發生液體從微血管滲出造成水腫,便會逐漸影響視力。一旦螢光眼底血管攝影術診斷確立,醫師通常會積極給予治療。

一旦發現視網膜病變是否就會失明?

不一定。若是只有非增殖性病變,且無黃斑部水腫,再加上良好的血糖控制,就比較無失明之慮。但是若病人有增殖性病變,又有腎臟功能問題,甚至又有高血壓,若併發大量的眼底出血,就可能突然失明了。

病人接受雷射治療視力就會恢復嗎?

雷射治療主要是圍堵因小血管瘤或新生血管造成的局部水腫、出血,減少病程中視網膜的破壞,盡量降低視力惡化的危險,大部分的病人能維持雷射治療時的最佳視力,少數則可有1-2行的進步。

有視網膜病變病人都需要手術嗎?

不是。只有病情嚴重至玻璃體出血、視網膜剝離、或併發利害白內障、青光眼時,醫師會為挽救殘餘視力而做手術治療。

有其它輔助的方法嗎?

其實,所有罹患DM的病人,重要的是不要心存僥倖。嚴謹的配合醫師及營養師給予的治療方針,去控制血糖、血脂,適量攝取維生素、抗氧化劑,每天持續的運動,保持樂觀的心情,定期每年至少一次眼睛檢查,甚�颩n求醫師確認最佳視力狀態(視力降低一定要找出原因),還須與家人一起學習,這樣,所有的努力,一定至少會大大的降低眼睛病變的威脅,過著有品質的生活。

http://www.tahsda.org.tw/article/news.php?title1=&id=3&name=diabet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